返回第两百二十一章用心(第2/3页)  清穿崩坏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皇上眼中的蛮夷,自远方而来,学习大清的知识,欣赏大清的繁华,待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时,便会渲染一切,财帛动人心,或许现在的大清足够强大,就像抵御沙俄一样,可以把所有试图踏入大清的他队御敌于外。可多年之后呢?皇上现在都不曾把那些人放在眼里,又怎么会要求,在皇上这样的想法之下长大的人,会重视他们?那么,他们对大清了如指掌,大清却对他们一无所知,到那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丰离构造了那样的场景问了康熙,康熙只是想着,再了不会以为丰离只是危言耸听。他并非愚钝之人,被丰离这样直接地点明,他又如何会猜不到丰离让丰恒去了解传教士眼中的大清是何意。

    “海上贸易之事,阿离并非只想着赚银两,更是想让朕重视,以经商之名,探诸国之实。”康熙不得不说,丰离的目光长远,甚至于他都不能比。他又如何知道,丰离是数百年后的人,她所见过的,听过的,自不是封闭造车的大清能比,目光长远,那是再正常不过。

    “能在赚银子的同时,为国出力,这样不是很好吗?”丰离自然不是没心没肺的人,大清末年,民国时期的中国,被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大清割地赔款,日本人坑杀万万中国人。她没有丧心病狂的在这些国家没有长成之前将他们灭了,但也不并代表,她会由着这样的事情生。

    “你怎么会想到这些?”康熙完全为丰离所惊叹,丰离啊丰离,她究竟还有多少的惊喜等着他啊。平定天下,开阔贸易,丰离所走的每一步。都算得准,哪怕知她有所求,但她说出所求时,对比她所给他的,是那么的让他惊喜。

    丰离笑道:“这些年来,丰家出海的船只虽然不多,却也一直都有的。其中所获之利。皇上怕是想不到。而他们出海,也给我带回了一些大清所没有的书籍,看多了那些书。也算是对他国多有了解。”

    半真半假的说着这些话,反正出海的人是给她带了些书没错,书里写的是外语,里面的内容。现在这个时候能看懂的也没几个,有没有她说的那些内容。当然也是她说了算。

    康熙看了丰离许久,直看得丰离忍不住摸了自己的脸,这,她脸上是有什么吗?

    下一刻。康熙突然地将丰离抱在了怀里,笑道:“朕可真是捡到宝啊!”

    丰离一顿,被康熙这么突然的动作惊得不轻。听到康熙的话,双手勾住康熙的脖子。“皇上可是要心口一致的好。”

    “朕自然是心口一致的。有阿离这个额娘,禘儿将来朕不必多担心了。”康熙想着,心中也是愉悦之极的,“只盼禘儿可要懂得阿离的一切慈母之心。”

    慈母之心吗?丰离却觉得自己算不上一个慈母,想着要丰恒出海,是为丰恒,其实亦是想着到那时候她离开了大清,丰恒完全可经凭着自己活在这个世道,从而脱离了康熙的掌控,过他想过的日子。可是,出海九死一生,更不要说,现下的航海技术比起现代来有天渊之别。对于丰恒,她从来算不上什么慈母。

    “皇上将来要让阿恒去做他想做的事儿。阿恒无心于丰家,对朝中之事,更是无心,将来长大了,是没有当贤王的可能的。”

    “他是朕的小儿,又有你这样的额娘,将来啊,他只管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儿,朕绝不强迫于他。”康熙心情开朗地答应下丰离,至于出海,还有了解他国之事,他已将丰离所言放在了心上,要如何实行,需一步一步安排,总归,他不会再认为蛮夷不过如此。

    “一言九鼎!”“一言九鼎!”

    而已经被丰离为他争取了最在自由的丰恒,此时坐在大街的石阶上,看着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行走匆匆,总有着他们要做的事儿去做。可是,他去问了来清的传教士,但到现在,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