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部 山雨欲来(第1/4页)  文革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革风云

    引语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它是离我们不远的一段历史。1966至1976年的中国,真是太特殊、太奇妙、太难解了!作为一个过来人,从少年到青年的黄金时间段,都在文革中度过的亲历者,对它有着十分深切的感受,同时有一股按捺不住的写作冲动。尽管已经有许许多多的权威、名人或者小人物,写过汗牛充栋的有关作品,但是,这一话题是难以说尽的。而我,如同孕育了一只蛋已经多年的母鸡,今天终于憋不住要生下它来。

    一位学者说过,历史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以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淌过水的人们,和那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件,其是非得失,却是值得后人细细研究的。几千年前的东西我们还在研究,何况40多年前的文革呢?它的的确确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历史宝鉴,从中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太多了啊!单说粉墨登场尽情表演的人物吧,就有伟人与凡夫,英雄与小丑,勇士与懦夫,仗义者与告密者,呐喊的与沉默的,拍案而起的斗士与落井下石的小人,忍辱负重的老实人与善于变脸的阴谋家,横祸加身的无辜与趁火打劫的强盗,还有慧眼独具的智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豪杰,昙花一现的投机家,沉滓泛起的余孽真是形形色色,不胜枚举,只见人性的闪光面和阴暗面充分曝光。再说重大事件吧,一个接一个,真是风起云涌、波诡云谲。有时惊天动地,有时暗流汹涌,有时唇枪舌剑口诛笔伐,有时刀光剑影你死我活,有时恶人得势弹冠相庆,有时正义伸张吐气扬眉。也曾见多少父子不相认,夫妻也相斗,亲时称同志,翻脸即如仇,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朝为座上宾,夕成阶下囚。又正如《红楼梦》所描述的,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文革究竟是什么?不错,它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大内乱,是祸国殃民的大悲剧,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大挫折,它又是各种人物表演的大舞台,是世界人民受到教育的一堂大课,是照彻古今的一面宝鉴,是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痛。斗转星移,40多年过去了,巨大的创伤已慢慢愈合,结痂,但我们怎能忘记那曾经的剧痛?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用意所在。

    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我们多么希望幸福的阳光永远普照大地,永远不再有类似或者变相的灾难发生啊!那么,让我们了解历史,记住过去,倍加珍惜今天吧。

    本书参考摘用了若干书刊文章,在此向各有关作者致谢,作者和书刊名称将在最后列出。

    2009、2、20于雨竹轩

    《文革风云》第一部山雨欲来

    第一章遥远的伏笔1987年10月的一天,邓小平同志会见东欧某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望着手上的香烟冒着的袅袅青烟,面色凝重地说道:“‘文化大革命’整整耽误了我们十年时间。说深一点,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失误主要来自‘左’的方面,而‘左’的事情从1957年就开始了。”(1)

    他的话是对的。因为他说的“左”的事情,是指带标志性的大事。

    1957年,河面上已经翻腾起“左”的大浪花,这就是反右扩大化。到了58年5月5日至23日,中共8届2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关于主要矛盾的新观点。他在讲话中提出,并且得到会议认可,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的整个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这就推翻了16个月前,党的8大1026名代表通过的,“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十分重要的论定。这时候,到会的977名正式代表、38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