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遥远的伏笔 (9)(第2/4页)  文革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封匿名信有极大的可能是陈企霞自己写的,因为匿名信中的思想观点完全与陈企霞的相一致,其中说到的事实情节也只有陈企霞才全部知道。而这封信是由别人抄写寄发的,因此,可以肯定一定有人和他合作共谋。会议从对匿名信的讨论和对陈企霞反党活动的揭发与批判中,进一步揭露了陈企霞与丁玲的不正常的关系,和以丁玲为首,并以她和陈企霞为中心的反党的小集团。”

    《报告》接着说,从8月6日的第四次会议开始,便“集中地对这个反党小集团的活动,对丁玲的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严正而尖锐的批评。”

    从8月8日的第五次扩大会议开始,会议人数和规模进一步扩大,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丁玲。

    8月9日,丁玲向中宣部党委会交上两份重要材料,一是《重大事实的辩正》,13000多字,是依据作协党组扩大会的发言记录,逐条加以说明和驳斥。《辩正材料的补充》5000字,对“与陈企霞的关系”、“涉及周扬的两件事”等三个问题做了说明。同时,还给中宣部党委会写了一封信,主要内容是,对党组正副书记周扬、刘白羽的总结发言,“保留声辩的权利”;要求看到作协党组给中央的报告,并且要求党委会继续给她辩诉的机会和条件;准备写一份材料谈我与周扬同志的关系。

    8月16日,丁玲再次致信中宣部党委会。这封信6000多字,核心意思有两个,第一,否定了去年10月丁玲在检讨书中承认她和陈企霞是反党联盟的说法,说那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第二,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去年党组扩大会“会议的主持人和领导人早在8月间党组会议之前”,“就先已肯定了反党小集团的结论”,整个会议只是要为这一说法提供证据。这封信的言外之意是:“反党集团”不是在会上揭发出来的,而是预先策划好的,整个会议是一个预谋。

    这封信在8月17日寄给李之琏,同时还附有写给李之琏的一封信。信中说:“随信附上材料两份,一份是我对周扬同志的意见,(全名叫做《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二年我对周扬同志工作上曾有过的意见》,约1万字)并附外传我对《桑干河上》出版问题的意见说明。另一份是写给中宣部党委会的信。内容主要是说明去年作协党组扩大会议给我的某些印象和作用。这封信我要求党委会暂时不给作协党组负责同志(包括周扬同志)传阅。”

    诗人郭小川68年写的一份材料中说:1957年初丁玲写的材料中,就用“检查”的形式,揭露了周扬在解放初期的男女关系的问题。(凤姐果然辣!)当时我作为给丁陈写结论的负责人,就把丁玲这个材料印发给少数负责人(我记得,只发给旧中宣部党委和旧作协党组的负责人和陆定一、张际春、周扬、林默涵们),因为,当时丁玲的所有材料都要印发的,目的是让有关负责人了解她的动态。但是,周扬看了,大为恼火,他给我说:“为什么要印发那样的东西呢?我现在还是中宣部副部长,还让不让我工作嘛!要看政治问题,要看一个人同党的关系嘛!”这以后他又经常讲到丁玲对党的不忠,暗示他自己的“对党忠诚”。

    在大风大浪之中,人们千姿百态。

    第15次党组扩大会开完以后,马烽下决心离开北京回山西去搞创作。

    曾经是文研所的学员的李纳,因为崇拜丁玲才从云南奔向延安,投身革命的。这个善良文静的女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她不安地用手在腿上来回搓裙子,告诉人说:“我怕呀!”

    曾经住在文研所里写文章的杭州女作家陈学昭,揭发了丁玲大量材料,批判的火力非常猛烈,很多东西是莫须有、歪曲或添油加醋,让丁玲和与会者都大跌眼镜。可笑的是,此人不久也被打成右派。

    康濯和陈企霞被揭发说是丁玲的“文臣武将”,是丁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