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攻克新平洋 中国驻印军势如破竹(第1/2页)  丛林之狐—中国驻印军作战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塔家铺落入中国驻印军之手后,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经过一个多月的爬山涉水,把日寇第十八师埋设在野人山中三百多公里地段中的所有据点一一拔除,战斗如秋风扫落叶般的顺利。部队穿越了世界上最潮湿、最危险的密林,打通了中印公路最艰险地段的第一段,先头部队已推进到了缅北的新平洋,在此进行轮休,第一梯队一一三团改为后卫队,掩护中美工兵筑路。

    孙立人率一一二团、一一四团直指新平洋。只经过几场战斗,日军遗尸二百余具,丢下大批粮弹,弃阵逃走,新平洋这一战略要地,为中国驻印军所轻取。

    新平洋与大洛两块盆地,共组成虎坑盆地,也称为虎坑盆地。这个盆地总面积有一万一千余平方公里,是一个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阴森恐怖,遍地毒蛇、大蟒、食人蚁、杀人蜂、疟蚊、蚂蝗、老虎、饿狼、大象和吃人的四脚蛇,各种珍稀鸟类栖息于树林之中,成了动物的王国。浑浊的池水,泥泞的世界里,生存着许多无名的小昆虫和大量的寄生虫,还有一些有害的细菌。特别是植物腐烂的恶臭,熏得人头昏脑胀;强烈的热浪也将人的体力无休无止地消耗掉。每逢雨季,一片汪洋泛滥;旱季来临,仍然是积水成沆,泥泞遍地,几乎无路可走。欲想联合搜索、连络、观测、通讯、救护诸兵种的协同大规模作战,真是困难重重。据飞机侦察,从航空照片上,也只看见一片林海,还有大龙、大奈、大比、大苑四条大河,隐约可见百贼河、色当河、茂林河等十多条纵横交错的支流。地形真是复杂极了,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劈”之势。

    日军第十八师团的五十二、五十四联队、重炮十八联队和特混部队共十八万余人,利用这些河川之险以及茂密的丛林,构筑起了一条所谓的田中防线(以第十八师团团长田中新一的名字命名),建立起了一系列永久性的工事和地堡,连大树上也密布机枪巢。日寇准备死守三年,阻止中国驻印军打通中印公路。

    十月三十日,日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正在密支那的师团司令部内召集军事会议,突然,接到远在二百公里以外的胡康谷河最北端的临滨、沙劳守备队的急报,说是遭到从野人山中冲杀出来的一支中国军队的猛烈进攻。田中新一大吃一惊,说:“中国驻印军难道这么快就穿过了野人山?不可能!据预料,新一军最快也要在十一月份才能进入胡康河谷。”这只老狐狸很快就镇静下来了,判断道:“出现在新平洋附近的沙劳、临滨等地的中国军队,不过是掩护新一军越过野人山,进入胡康河谷前沿集结的前锋部队。”于是,他在会上定下了“抢时间,各个击破中国军队”的战略方针。他立即命令:“第五十六联队向胡康河谷急进,师团主力随后跟进。”

    田中新一的判断没有错。史迪威根据陈旧的情报,误以为胡康河谷前沿的新平洋周围仅有缅甸伪军和少数日军的警戒部队,可以一鼓作气扫荡之。

    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参谋长柏特勒传来命令:“虎坑河每一个日军据点都只几十个缅甸土著军,由一二个日本兵带邻。命一一二团进入虎坑河谷,肃清所有敌人,并夺取全部敌人据点,把公路迅速向前推进。”

    一一二团由陈鸣人团长指挥,立即将大洛和新平洋西北的战略要点瓦南关攻占,发现敌人遗下的二百五十具尸体中,全部为日本皇军,并无一缅甸土著军。陈鸣人立即向孙立人报告。孙立人分析柏特勒的情报可能不实,日寇有诈,命令:“一一二团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并拟调一一四团增援。然而,柏特勒误信美方情报可靠,强调说:“地形险阻,展不开大兵团作战,有一一二团足以肃清河谷之敌。”拒绝了孙立人的意见。

    日军在半个月之内,丢掉了十多个重要据点,后撤了一百八十余公里,知我军来势不可抵挡,即于十一月上旬开始增援,并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