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回 原来如此,盘点家产(第1/3页)  农妇山泉有点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打四娘听到父母谈到则天女皇、李家、杨家、武家等词,心中暗暗有了计较,无奈自己一个稚子,怎好随便打听朝代之事,多少会引起众人怀疑,只是心中焦急,眼看着小脸又瘦了一圈。温柔娘亲李氏心疼孩儿,一日的饭间一叠声地问四娘可有什么不适,四娘灵机一动,撒娇道:“闷的很,无趣的紧,孩儿想出去逛逛。”

    李氏有些犹豫:“如今我们在杭州城外的小庄避暑,的确有些闷,若是要进程逛逛,妞妞你又刚刚病愈,恐怕不妥。”

    四娘失望之色浮于脸上,贴身的李嬷嬷讨巧凑趣:“既然奶奶担心四娘,不如叫些外面的进府做个乐子,一来干净方便,二来我们也好沾个光。四娘才开口说话,不如找个说书的女先儿来,多听听话,许是有些好处。”

    李氏看到女儿期盼的眼神,终究是答应了。

    待得说书的女先儿来了,四娘爱娇的在李氏跟前扭来扭去,终于抢到了点话本的权力,如愿以偿地点到了则天女皇传的话本。这不听还好,一听却听出几分不同来:

    这则天女皇前半生与四娘前世所知的一代女皇行为无异,唯独在皇二子贤被赐死后,武后大病一场,病愈后便不复之前的心狠手辣,英明依旧,手段却是柔软了许多,宫中额手相庆。高宗死后,武后垂帘三年,其后称病养于深山,朝政尽付中宗,唯兵权虎符依旧在手。却说那中宗亲政后,迷恋韦后,韦后大肆提拔亲信,与前朝旧臣颇有几分水火不容的味道。

    众多老臣,哪怕是前朝攻讦武后临朝的大臣们纷纷怀念武后临朝时候的天下大治,多有不惧韦后的勋贵跑进深山,在武后面前哭诉。然武后一概挡驾,渐渐的,韦后越发肆无忌惮,众臣怨念不已。

    及至韦后肆无忌惮,天怒人怨之时,武后突然在朝拜大典中发起宫变,挟高宗遗诏废了三子中宗,改立幼子李旦,赐死韦后及其亲女安乐公主,只因韦后前事为人飞扬跋扈,导致宫变后竟无一人为其缓颊。

    李旦为人懦弱,武后大权独揽于一身,群臣因中宗无德,显宗无能,倒默认了武后临朝。反倒是李旦之子欲推翻武后时,不知怎的武后似是晓得一切,在大明宫设下请君入瓮之计,围歼其部。

    武后此时大权在握,天下承平,索性自立为皇,因着收拢旧臣之心,改李唐为武唐,立有李家血脉的太平公主为皇太女,并立下誓言,代代以李家宗亲为皇夫、皇后,武李两家共享富贵天下。那李家与武皇不合者早已被武皇暗暗除尽,所剩者纵然心有不甘,也不得不从。

    听了一天书,四娘一脸黑线,这则天女皇事迹原来就是那只煽动历史风暴的蝴蝶啊。待得说书女先儿以则天女皇大作结语时,一曲“明月几时有”,把四娘雷地可谓是外焦里嫩:敢情这位则天女皇还是穿越一族!

    **********我是尚不熟悉作者操作板块的明月分栏线*******************************

    天雷过后的几日,四娘一直处于恍惚的雷后状态,直惹得家人担心不已。见小四娘凡事都不上心,人渐渐地有些木了,温柔娘亲一急,便宜老爹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这日饭后,便宜老爹和温柔娘亲偷偷躲在主屋里商议。

    温柔娘亲蹙眉愁道:“四娘这几日看着可又不大好了,这可如何是好,不如我们搬回南京府中?”

    便宜老爹看着最是心疼:“搬回杭州城未必是好。杭州城里应酬又多,恐怕你就无暇照看孩儿们。而且杭州现下很是闷热,四娘身体不好,也不好劳神。我看四娘身体已是好的差不多了,现在,应该是心绪上不好的问题。听身边嬷嬷说,好似忘了很多东西,一概的礼仪也忘的七七八八。这孩子素来乖巧,现在恢复了神智,对现在一片混沌的情况,可能半是害怕半是惶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