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上元佳节(第1/3页)  宋时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半个月的时间,刘旭就在悠闲的玩乐中度过了。

    这大概是其最后的轻松享受的日子了,因为上元节后他将去州衙做文吏,以后怕是没有这么悠闲的日子过了。

    时间总是不经过,转眼间上元佳节到了!

    上元节,也就是后世的元宵节,这是大宋百姓们又一个狂欢的节日。如同中秋节一样,上元节这天自打白天起,青州城的大街小巷就已经热闹起来。舞龙舞狮的c高跷表演的c杂耍卖艺的都涌向那些繁华的大街。当然和中秋节一样,晚上才是上元节的狂欢和热闹的。

    上元节的晚上,当刘旭和徐锦儿走向街头时,大街小巷早已成为欢乐的海洋。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处处一片喜庆,无一表明上元节是青州最狂欢c最高兴的节日之一。

    一轮圆月高挂半空,徐锦儿拉着刘旭兴奋的走在海岱大街上,一会去杂货摊上挑拣几件小玩意,一会要买几样小吃尝尝,一会又要去看杂耍。看着徐锦儿高兴的如同小女孩般的样子,刘旭也不禁高兴,满心欢喜的陪着他逛这逛那,倒是也找到不少乐子!

    上元节的海岱大街的灯会热闹非凡,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各式各样的彩灯,有的摆放的在大街上,有的挂在扯起的绳上,不但民间富有人家要制作彩灯,就连官府衙门也要制作彩灯与民同乐。

    海岱大街上,彩楼c彩坊不断,灯坊c灯楼c灯廊c灯棚连缀数里,不管百姓人家还是诸般商铺,亦或达官贵人家里,俱都是张灯结彩。很多彩灯上还有灯谜,雅俗各异,许多文人雅士站在灯下摇头晃脑的品评,海岱大街上一片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大街上耍把戏的c卖小吃的,川流不息。上元佳节,整个青州城都很热闹,士女无不夜游,这三天全都可以放下身段,尽情享受欢乐,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那些豪门千金也都在侍婢豪奴的陪同下上街观灯,以致整个青州城里车马塞路,人潮汹涌。

    若是平时这般拥挤,难免有些性急的人会忍不住叫骂,不过如今是过节,要的就是这股热闹劲儿,倒是无人觉得不耐烦。每个人都迈着八字步,东张西望,指点笑谈,若是哪一户人家门前的灯轮c灯树c灯楼花样出新,样式精巧,更是吸引了许多人伫足观看。

    刘旭和徐锦儿也被绚丽的彩灯吸引,也来到一排彩灯下。彩灯下已经有不少人在那观看灯谜。不时传来欢呼声,那是猜中了灯谜的人们领到了那一个精致的彩灯。

    徐锦儿不禁来了兴趣,当下也催促刘旭也猜几个,她也想要一个彩灯。在徐锦儿看来,自己相公是青州第一才子,猜几个小小灯谜自是不在话下!

    刘旭唯有苦笑,好在自己后世也见过不少灯谜,当下在挂着的众多彩灯中,寻找自己能猜得出的灯谜!

    刘旭连看了好多个,自己都猜不出,当下顺着挂成一排的彩灯寻找。

    好在这一排最后的几个中,刘旭发现有一个自己会的。只见那彩灯上写到谜面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谜目是:《阿房宫》句。刘旭后世曾见过这个灯谜,当即指着对那排花灯主人说道:“这只彩灯的谜底可是“而气候不齐”?

    那花灯主人笑容可掬的道:“正是,这只彩灯是公子的了!”说着用一只挑杆,把那只刘旭猜对了灯谜的彩灯挑下,递给站在刘旭旁边的徐锦儿。

    徐锦儿乐不可支的上前接过。

    见彩灯到手,刘旭和徐锦儿正想去别的地方再逛逛,忽然听有人:“看公子面相异禀,富贵之命,可否为公子做一幅画像。”

    刘旭向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只见一棵高大的挂满彩灯柳树下,一个中年文人正在坐在那招呼着给人画像。他旁边还立一幡写着:易卜相面,大概还兼作着算卦相面的生意。这个年代没有相机,所以找人给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