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修路(第1/3页)  蕙质春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陈远恒就找来了王义和,并且和王义和说了这个银行的事情。王义和听了思路大开,连呼奇才,直是个好主意。

    陈远恒当然不会告诉王义和是女儿想出来的。而是说他找了个智者,人家告诉他的。王义和也没再问,只是想着开办银行的事情,这里面可是千头万绪,够他想的。王义和向陈远恒告辞,说还要回家召集手下一起想想。陈远恒笑着由他。

    过了几天,安城的秋收已经完成了。今年的税收很好,县里除了去年剩下的四万两,账面上又多出六万两银子。这个多出来的可是教了该给朝廷的税银后,再剩下的,这个是因为安城今年的商业税收收的多了,农业税和人头税也很容易收了上来,因为今年也是个丰收年啊。

    这样安城县衙就有了十万多两的银子了。但是实际没有这么多,因为年初的时候,陈远恒拿出了一部分钱建了市场,总共花了四万多两,现在实际剩下的将近有六万两。其实,一般的县令都会把这一部分钱给自己。毕竟,千里为官只为财啊。作为一任县令,怎么都能一年赚上个几万两,因为这个是在富裕的江南,其实就是在穷苦的地方,县令也能赚上一两万两。

    他们的收入主要有俸禄,当然这个可以忽略不计,还有最主要的是讼事。所以,古代百姓有句话:衙门口朝南开,没钱莫进来。徐志杰之前就是靠着这个发的财。这个钱陈远恒没有赚。不是他不懂,长在贵族之家,这些还是清楚的很,他是不屑于赚这份钱,因为这样的钱多是亏着良心的。所以,陈远恒为官三年了,没有因为个人私利冤枉过人。这一点一直是被安城百姓称颂的。

    当然陈远恒也不是那么清廉的,他也有收入。这个就是税收火耗银。这个在历朝历代都有,每个官员都拿的,朝廷默许的,因为古代收税收的是银子,银子就有成色问题,是七分成色,还是足银,还是五分成色,这个中间差别太大了。所以朝廷允许火耗银的存在,也是变相补贴的意思。

    现在安城经济繁荣,税收很好。又是鱼米之乡。这火耗银就比一般的穷地方多一些,所以陈远恒一年还是可以分上个一两万的。还有一点,就是剩下的税收银子,就像现在安城的这个几万两,这个本来也是给县令的,一任县令干的好。才能剩下银子,就给县令了,当做分红一样。去年的四万两陈远恒没有要,而是贷款贷了出去,还把利钱给了衙役属官们。让这些下层官员们也分了一杯羹,这让下层官员很感激陈县令。

    让陈远恒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这样,使得下层官员对于百姓的盘剥减少了,反而刺激了经纪,多了税收,这个真是让陈远恒意外。

    所以现在对着这个六万两,陈远恒思索起来。其实他就是拿去也没有人说什么,因为他已经花了四万两给安城建市场,这一个市场带来了多少税收啊。但是陈远恒觉得还不够。

    这个时候他想起来陈文蕙说的,修路铺桥,这样交通好了,经济会更好,税收会更多。又想起来王义和说的因为利钱发放给下层官员,使得百姓不受盘剥了。这两个年头一直在他脑海了盘旋。于是一个想法诞生了。

    这天,陈远恒请来了黄庭珍。黄庭珍现在对于陈远恒是无比崇拜和感激。自从陈远恒来了后,安城的冤案大大减少了,百姓的日子好了,税收好了,他们这些官员的火耗银也比过去拿的多了,还多了一个贷款利钱,所以他们的日子也好多了,百姓对他们也尊敬多了。这些已经让黄庭珍对于陈远恒崇拜了,没想到,陈远恒还帮自己在京城里打通关系,让自己升职做县令。

    其实黄庭珍已经进入仕途多年了,但是升迁很慢,因为他是个穷书生出身,没有钱,没有后台,还有道德底线,不肯去做那些盘剥百姓,巴结上峰的事情,这样能升职才怪。所以他从没有想过会有一日当上正品的官职,还是实权的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