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厉兵秣马,挥师北定(大结局)(第1/3页)  网游之三国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情进行的比诸子墨想想的顺利的多。诸子墨十万多的军队逼近北海,先是给北海的民众造成了极大地恐慌。后来诸子墨将军队驻扎下,然后拿着皇上的诏书进了北海,听说是新官上任,才安下心来。

    最近的时间青州黄巾贼时有爆发,搅的百姓不得安宁。而孔融又是提倡无为而治,手下的兵马将士并不很多,所以应对起来多少有些吃力。无为而治,这要是放到和平的年代,倒不失为一个好的管理手段。无为提倡的轻徭役低税赋,都是民众所极为向往的。但是在现在这种战乱年代确实不行,没有徭役税赋,哪里来的大规模的军队,没有军队又如何保卫一方的安全!这也是孔融失败之处。否则的话,以青州的财力,孔融建起十几万的军队还是应该不成问题的。

    而百姓的普遍缺点是即使你有百好,但是只要有一项做的不够好,那就广为叨念。而这次黄巾贼爆发,孔融却无能为力。开始黄巾贼只在离北海远的地方活动,但后来见孔融没有反应,越来越是猖獗,后来甚至危及的北海的安危。民众对此多有怨言。

    从讨董到剿灭黄巾贼,诸子墨的举动多少在npc中有传播。诸子墨也因此在npc中留下了不错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这北海的民众。前不久就盛传朱虚县令连灭几波黄巾贼,甚至将五万的黄巾贼招服。一时间朱虚附近没有黄巾贼出没,众人听了都是非常向往。

    虽然之前孔融的成绩斐然,很受民众爱戴,但是对于诸子墨入主青州,替孔融当着北海相虽然说不上绝对的欢迎,但也绝对没有抵触的情绪在。尤其是见了诸子墨的十万雄兵之后,更是期待诸子墨一下平定战乱,好从此不用再担惊受怕。

    而孔融本人虽然觉得现在这种乱世当个地方官有事比京官更好,但是一方面诸子墨拿着诏书前来,自己没理由不让出北海;另一方面诸子墨有带着数十万的兵马,如果自己真的胆敢不让出这北海相的话,恐怕这北海就要流血漂橹了。再者说,孔融本来就是一个儒生,重的是君臣之道,所以皇上的命令他多半会服从,倒不像董卓与曹操之类的枭雄。虽然孔融手下官员的百般劝阻,但是最终孔融还是决定服从诏书,将着北海相让出,然后去长安。

    接下来的几天,孔融把北海的各大小事宜交接给诸子墨。而诸子墨接收后,又一一的做了安排。跟从诸子墨的众位玩家和npc都一一做了任命。而刘复被任命为了义曹从事,这倒让这个原来是个小小村长的npc着实兴奋了很长时间。被诸子墨忽悠来的田丰自任命为了从事。而其他人也各有封赏,从将军到百夫长等等。倒也不是诸子墨任人唯亲,确实是这些人都有胜任其工作的能力。像刘复经过这么多年,其属性能力值早已经有了飞快的提升。

    当然原来孔融的部下以及北海原来的官员也各自有了新的任命。诸子墨做这样的调动,一方面是担心原来的这些人的忠诚度与能力,另一方面又是为了奖赏自己手下的众人。诸子墨这么多,虽然原来的官员所少有些意见,但由于他们并不是大升大降,而且这种任命自己亲信的事也很是常见,再加上诸子墨依在强调众人要低调些,所以倒也没有起什么大的纷争。

    就这样,诸子墨送走了孔融,在青州算是安顿了下来。接下了的时间自然一方面是全面了解青州的情况,然后将各种政策做一调整。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征兵、练兵。其次就是剿灭原来猖獗的黄巾贼。谋士有刘平之、韩羽,武有管亥、陆彪,再加上新剑魂、流可、教皇、罩紫龙等人,这剿匪的工作自然是相当顺利。诸子墨顺利的剿灭了黄巾贼,也博得北海乃至青州百姓的信任。至于内政方面有刘复、田丰,虽然刘复初担此重任是显得有些不自信,但在原来官员以及田丰的协助下,在各种事务处理中变得越来越熟练。青州的农商兵一样也没有落下,都进入了稳定的发展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