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六章:迁移人口(第2/2页)  大周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规模的开荒。

    等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张凌阳就可以向辽东迁移数十万百姓了。

    这么做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辽东荒芜的土地,更能解决内地土地不足的问题。

    虽然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可工业化肥、农药却还没有诞生,也就是说,这个时代农业产出其实很低的,甚至不足后世的三分之一。

    北方几省虽然耕地面积要远远超过南方几省,可几千年耕作下来,中原大地的土地早已贫瘠不堪。

    论土地肥沃程度,远远不及江南水乡,更不要说辽东的黑土地了。

    就好比豫南首府开封府,数千年来,历经无数战火、水患,那里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土地变成了盐碱地。

    这些土地即便能够种出农作物来,产量也是少的可怜。

    像开封府这样的情况,在北方几省其实是很常见的,只是其他省府的问题没有开封府这么严重罢了。

    在没有现代化技术支撑下,想要改良那里的土地,无异于痴人说梦。就是来自后世的张凌阳,也只是听说过几种改善盐碱地的笨办法,可到底合不合适,张凌阳本人却不得而知。

    不过张凌阳已经下旨给皇家学院农学院,让那里的专家、学者研究改善盐碱地的方法。

    不过这注定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后世,***治理盐碱地,也是耗费了好些年才初见成效。

    这个时代想要一下子改善那里的土质,只怕也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张凌阳对这些并不是十分的迫切,一是因为科学研究本就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本身科研工作就要做大量的调研、试验才能得出最有效的结论。

    二是因为现在大周的人口还没有后世那么多,再经过向辽东迁移人口之后,中原几省的人口和土地压力在以后数年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

    张凌阳相信,在以后的数年时间里,皇家学院农学院肯定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所以相对而言,张凌阳并不是十分着急。

    现在张凌阳着急的是,如何在国内推广科学技术。

    大周亿万万人口,但凭一座皇家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远远解决不了大周在工业发展上所面临的劣势,而无论朝堂还是地方上,掌握文字的那帮人又大多排斥西方科学技术,单单依靠自己,张凌阳明白,就是再给自己数十年,自己也实现不了大周的工业化……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