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五章:粮食问题(第2/2页)  大周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也确实如张凌阳所预料的一般。

    京城这边的小麦存活下来的虽然不少,可到了初夏快要收获的时候,皇庄的管事才发现,这些小麦竟然大多是空壳。

    辽东那边,存活下来的半亩小麦,最后收获了两斗,而西北那边收获的最多,最后竟然收获了五斗小麦。

    下令将这些小麦留下来作为种子,入冬之前继续种植之后,张凌阳就不再操心这些事情。

    其实,比冬小麦培养更能够快速的解决大周粮食问题的,是杂交水稻。

    前世张凌阳知道袁教授是在海南岛的某一个地区,发现了杂交水稻的品种,最后将杂交水稻培养成功。

    可对于水稻,张凌阳这个北方人实在了解的不多,所以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张凌阳还是将杂交水稻的事情放到了心底,希望大周皇家农学院壮大之后,派出一批人前去研究杂交水稻的问题去。

    来自后世的张凌阳比谁都明白,对于此刻的大周来说,根本不是工业,也不是商业,而是农业。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这一点,张凌阳的认知最为清晰。

    别看张凌阳又是搞工业,又是搞商业的,可要说最为关注的,还是农业问题。

    大周近五万万人口,粮食问题解决不了,其他都是妄谈。

    放眼整个大周,除却皇家和勋贵之外,你要问最为富有的是哪些人?

    根本就不用想,很多人随口就能回答:是盐商和粮商。

    当然,沿海地区进行海贸商人的丝绸商人也很富有,可数量上,却完全无法与粮商和盐商相提并论。

    当然,商业和工业也可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同样也能促进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张凌阳并不会因噎废食。

    不过总的来说,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只是张凌阳为了以后大周的发展所做的一些准备。

    现在,大周开始对辽东进行开发之后,已经能够有效的缓解大周的粮食压力了。

    辽东的黑土地有多肥沃,没有人比张凌阳这位穿越者更加清楚了。

    要知道,辽东才的土地才开荒多长时间,就能解决整个辽东的粮食问题了。

    如果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再养个三五年,那粮食产量就更不用说,不仅能解决辽东本地的粮食问题,更能反哺北方几省。

    在张凌阳的计划中,北方几省至少要向辽东迁徙千万人以上,才能有效的将辽东的黑土地利用起来,还能解决内地的土地和人口压力。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得张凌阳慢慢去实现……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