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三章:武庙七十二贤(第2/2页)  大周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们的贡献远没有卫、霍这边的人物卓越。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为华夏子民夺取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更关键的是,他们身上的精神,是值得人们敬重的。

    他们,才是华夏民族真正的脊梁。

    所以,张凌阳毫不犹豫的驳斥了周安的意见。

    在古代人看来,功莫大于从龙,这一点张凌阳不敢苟同。如果人人特别是大臣和将领都想从这一点上考虑,等皇子们争储的时候,站好队不就得了,还打什么外战?

    因为打外战要冒很大的风险,而只要站队的位置正确,未来封侯拜相指日可待,远没那么大的风险,也不用抛头颅洒热血。

    所以,无论周安怎么说,张凌阳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要改变大周上下的看法,证明给所有人看,只有真正的外战英豪,才能值得天子的祭奠,才能赢得大周亿万子民的尊重。

    不仅如此,张凌阳还打算建造一座类似于凌烟阁的地方,供奉历朝历代为华夏开疆拓土的名将,并且还将他们的事迹大书特书,让所有人都去膜拜。

    这样的名将,礼部官员翻阅了所以史书,一共从史书上寻找出七十二卫这样的英雄。

    然后张凌阳大笔一挥,下旨全国各行州府建造武庙供奉这七十二位兵家先贤,张凌阳更是称这七十二人为武庙七十二圣。

    至于排名?

    张凌阳没有对这七十二位英雄进行排名。

    在张凌阳看来,如果进行排名的话,其实是对武庙七十二圣的侮辱。

    再说,也没有人有这个资格对他们进行排名。

    当张凌阳下这个圣旨的时候,在朝堂上可是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一时间朝野之间,说什么的都有。

    奏折更是堆满了一座宫殿。

    张凌阳却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的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行事。

    对此,张凌阳还在朝堂上发表过一次看法:“朕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朕去皇家学院慰问的时候,恰巧遇到了来自法兰西的历史学者罗兰,朕就和他讨论起西方历史和大周历史的不同。

    罗兰曾毫不忌讳的对朕说,‘大周皇帝陛下,你们大周人真奇怪,我看过你们的历史,也认真研究过你们的历史,结果发现你们大周的大臣和将领和喜欢拥立天子,你们大周自己称这是从龙之功。因为有了从龙之功,他们就可以封侯拜相,得到根本就想象不到的富贵。

    可是同时我也很纳内,我翻遍了你们大周的史书,却发现,这些靠着从龙之功封侯拜相的人,他们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杰出的战绩。

    还有几个靠着从龙之功起家的功臣,他们率兵去征战西域和匈奴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遇到大败,而你们历史上的皇帝,对他们都会很宽容。

    而那些一直在边关征战的将领,他们苦战大半辈子,靠着军功好不容易升到了高位,可往往又因为一次、两次的战败,就被皇帝下旨抄家灭族。

    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

    还有你们大周人很喜欢对历史名将排一个先后顺序,可这些名将中,前五名的将领根本就没对你们开拓过一寸的国土,他们都是靠打内战出名的,杀的又都是你们自己的子民,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崇拜他们?’

    面对罗兰的疑问,朕当时沉默了好久。

    朕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罗兰的问题。

    因为罗兰说的很正确,那些所谓的名将,虽然所属不同的势力,可到底都是同一个民族。

    而对待自己的族人,他们可以选择肆意杀戮,屠杀、焚城,并对待外族的时候还要凶狠。

    试问这样的名将,值得我们推崇吗?”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