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进贡(第2/3页)  大周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时哑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一时间,李广泰有些尴尬,好在这时候户部尚书刘文轩及时开口道:“启禀陛下,臣私下做过一番统计,按照前朝定例,如果让地方向宫里进贡特产的话,地方上每年要耗费银钱二十余万两,民力上万人。”

    “这么多?”张凌阳暗道,心中惊讶不已。

    “你们的意思呢?”身为帝王,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张凌阳又怎好收回?故而只能看向张致远、周善宁两人问道。

    “臣也以为陛下如此做法有些歉妥!”张致远、周善宁二人相互打量了一眼之后,周善宁开口道。

    “既然如此,进贡所需开销,都有内帑出就是了!”张凌阳如是说道。

    说这话的时候,张凌阳是有些肉疼的。毕竟,不同于国库,内帑里的银子都是自己的私房钱。

    见张凌阳已经这么说了,且又不动用国库一文钱,张致远几人自然再无反对的理由,于是便欲告辞而去。

    “等等!”张凌阳突然喊住张致远几人,说道:“听说徐子继已经入京述职,不知吏部可曾拟定他的职务?”

    徐子继,也就是徐太后的亲弟弟,泰安帝赵宸熙的舅舅,自然,现在也是张凌阳名义上的舅舅,之前担任江宁知府一职。

    吏部尚书周善宁回道:“回禀陛下,徐子继在江宁知府任期内政绩平平,吏部打算将其降半级使用,出任徐州知府一职。”

    江宁处于江南繁华之地,且是江南最重要的城池。故而,除却京官之外,江宁的官吏在品级上往往要比旁的地方官吏要高上半级。

    像江宁这么重要的地方,只要官员肯踏实做事,往往都能获得不错的政绩。

    而徐子继却在担任江宁知府一职的三年里愣是没做出一丁点的政绩。

    由此可以推断出来,徐子继根本就是一个庸才。

    “徐子继暂且留京,任太常寺少卿一职。”张凌阳如是说道。

    “皇上……”左都御史李广泰正欲反对,却被张凌阳阻止。

    张凌阳说道:“朕知道这么做有些不妥,可徐子继毕竟是太后在宫外唯一的亲人。朕不想,也不忍让太后在宫外唯一的亲人就此与太后离别,众位爱卿可明白朕的苦心?”

    “陛下待太后至诚至孝,臣无异议!”张致远开口道。

    也是,张凌阳既然拿太后说事儿,他们又怎敢反对?

    难不成劝皇上不要向太后尽孝不成?

    张致远既然表态,刘文轩、周善宁二人自然不会再反对。

    至于李广泰?

    虽然李广泰认为如此做法有些不妥,可他亦没有利用反对皇上向太后尽孝不是?

    最后,李广泰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了这事儿。

    李广泰即便不同意,可也没旁的办法。他虽然官居二品,可说到底左都御史只是负责纠察朝纲朝纪,对官吏任命上并插不上手,最多也只是对一些不满之人弹劾几份奏折而已。

    张致远等几位大臣告辞之后,张凌阳又心疼起自己的私房钱来。

    二十万两白银,可是又能重建一座养心殿了。

    于是,张凌云便开始苦思冥想,欲将那每年二十万银子的窟窿找办法给填上。

    突然,张凌阳脑子灵光一闪,眼神不由兴奋起来,急忙向殿外喊道:“小福子,进来!”

    “不知万岁爷有何吩咐?”小福子弓腰进殿问道。

    张凌阳道:“小福子,朕问你,除却皇庄之外,朕可还有其他私产?”

    小福子回道:“回万岁爷,除却皇庄之外,宫里在京城及各省都开有皇店。”

    “哦?”闻此,张凌阳眼神不由又亮了几分,心想:“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