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镇邺都的节度使郭威大将军接到了敬州的飞鸽传书,得知敬州之乱的详情后,禁不住陷入了沉思。
敬州之前,邺都刚刚发生过同样的骚乱和谣言。
无风不起浪,关键是这风是从哪边吹来的?
是当今圣上?还是奸佞政敌?
大汉建国不易,想当年,先帝刘知远带着郭威这帮老弟兄马革裹尸浴血战场,不知道受了多少罪流了多少血,才从契丹人手中夺来了这片江山。
先帝早逝,将次子刘承祐托孤与郭威和苏逢吉,希望这一武一文两位老兄弟能辅佐刘承祐登基继位,并保大汉国平安。
两年来,郭威呕心沥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求的只是能对得起先帝的嘱托。
然而,刘承祐继位之后,仅仅一年时间,便变了性情。
先是借口苏逢吉年事已高,令其告老还乡,之后,屡屡与朝堂之上展示权威,全然不顾及这帮老臣的脸面。更有甚,刘承祐受身边奸臣蛊惑,竟然将郭威排挤出了京城。
郭威可谓是一忍再忍,宁愿自己多受点委屈也要力保大汉国朝堂之上的团结,即便是被排挤出京城之后,他仍旧告诫手下将士,一定要忠诚于大汉国。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对他郭威的不利传言是越来越多。
就此反了,倒是一了百了,依仗天雄军十万将士,郭威至少能立于不败之地,但如此一来,他又有何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先帝。
按兵不动,依旧镇守一方,以一己之威震慑邻国觊觎,这倒是能对得住先帝了,可又委屈了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手下。
两难啊!
郭威沉思过后,只有苦笑摇头。
“报——”庭院中响起了传令兵的号声:“禀报节度使大人,敬州密信。”
郭威接下了密信,挥了挥手,令退了传令兵。
是义子柴荣写来的亲笔信。
看到义子的来信,郭威心中的苦涩有了些许宽慰。
柴荣乃是妻子柴氏绣娘的娘家侄子,这个侄子跟亲娘倒不如跟姑姑亲,而郭威第一次见到孩童时的柴荣便觉得颇有眼缘,满心喜欢,于是就带在了自己身边。
柴氏绣娘曾入过宫,落了个不能生育的结果,而郭威感恩妻子与患难之时下嫁与他,始终不肯纳妾生子,于是便同柴家商议,将柴荣过继给自己做了不改姓的义子。
柴荣从小就展现出同龄孩童所不具备的成熟稳重,十二岁便随郭威的几个老友闯荡江湖,经营茶货,虽未赚到大钱,却也练就了一身武义。
先帝起兵反契丹,柴荣弃商从戎,与郭威账下自一名普通士兵做起,一路屡立战功,终究成为了天雄军的中流砥柱。
柴荣在密信中再次劝谏郭威当机立断,并禀报说已在京城做了安排,只要义父下定决心,定可将郭家老少安全撤出那虎穴狼巢。
看过之后,郭威随即便拿了火折子将密信烧掉了。
“来人啊,笔墨伺候。”
。。。
夕阳渐落,吴驰搬了张摇椅躺在二楼露台上看风景。
惬意之余,却是满肚子心思。
粉丝值只减不增,如今只剩下了四千来点,而厨房里对佐料的消耗又那么大,如果再不赚点粉丝值的话,恐怕这火锅城最多三天就得关门歇业。
孙不三的指点或者是唯一的办法,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琢磨了快一个下午,吴驰也没能想出靠谱的策略。
春楼之后是一片荷塘,看样子像是曾经某个大户的后花园,只是年久失修,显得狼藉杂乱。
有那么几个孩童闲来无事,折了根细竹竿算上了细绳在塘边垂钓,能不能钓上鱼来不重要,反正是玩得挺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