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节(第1/5页)  坟墓的秘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棍被学生们在头顶上传递,表示他们“理解”了;然后他们迈着庄严的步伐从上面迈过,当他们坚定地踩在拨火棍上时,这使他们能自信地宣布自己已经“克服”了问题的确,这是些低级的玩笑,然而足以给人们带来很多欢笑。然后是一些演讲,既有喜庆的,也有包含悲伤色彩的。学生们雀跃欢呼。指定的夜晚已经到来了,学生们小心地聚集在指定的地点,每个人都一言不发。遗体即书本躺在自己的灵柩上,覆盖着黑色的柩衣。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伴随着笛子奏出哀怨的曲调,几面破鼓击或重或轻的击打声,人们列队,缓缓地抬着遗体前往打开的墓地和火葬用的柴堆。耀眼的火把和散发着微弱光芒的灯笼组成了一只闪亮的直线队伍,这支队伍在安静的街道和开阔的田野间移动着,在一百名男士的踩踏下,地上的雪发出了刺耳的吱吱响声。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在神圣的地点旁围成了一个圈。如果说这种仪式是一次葬礼,那么可以说死者被非常小心地安放在自己的墓穴中,然后他的朋友以诗歌或散文的形式表达对他的怀念,歌颂他的美德,哀悼其不幸早逝。接着人们向墓穴中投入三枚欧布鲁斯3以前欧洲通用的小硬币译者注,目的是满足冥河上乖戾的船夫。送葬的队伍绕着墓穴缓缓而行,最后一次看着那熟悉的面容,久久不愿离去。人们发出一声悲鸣哀怨之声直上七重天谕示极乐世界译者注然后人们撒入土壤,并且树立起刻有铭文的墓碑纪念死者的葬身之处。或者根据其家乡的传统,人们以火葬用的柴堆为中心,柴堆上准备好了充足的可燃物质,芬香的燃料是一大罐松节油或威士忌酒。随着火焰在寂静的夜空中升起,远处一些人的惊恐也显得微不足道,人们发表悼词,缅怀杰出的死者。神圣的骨灰被装入骨灰盒中,然后人们排着庄严的队列,将骨灰盒安置在某个显眼的地方,或者庄重地存放在某个大小合适的石棺中。这样仪式就结束了,人们唱一支歌,大声地欢呼,最后一位兴奋的喧哗者也要去好好地睡上一小会儿。

    第1章壮观的排场:耶鲁的奥秘“统一兄弟联盟”

    1886年,由于标准的课程安排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选修课制度,这使每一位学生的时间安排和他的同伴有所不同,于是校方决定中止命名在毕业典礼上致开幕词和闭幕词的学生。于是毫不奇怪的,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耶鲁涌现了许多组织团体,一些学生在除了学业之外的其他领域被推到了学校的活动前沿。耶鲁人似乎可以把几乎任何事情转变为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举个例子,1893年,一位新生在睡梦中被两名醉汉吵醒,他们在他的窗下大声争执,于是他就朝他们中间扔了一瓶墨水。从此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瓶子之夜”传统。在这一天晚上,学生们把灌满了泉水寝室供水的主要来源的瓶子扔出窗外。另外,在校方于1880年禁止一年级新生组成社团后,学生游行抗议,日后演变成了名为“一gadachi”的春季游行。大二到大四的学生在学院的建筑旁游行,彼此互相喝彩。游行结束后举行的是名为“塞莫皮莱希腊东部一多岩石平原,古时曾是一山口译者注关卡”的活动,在活动中,高年级学生排成两列,分布在两栋紧挨着的建筑物之间,而一年级新生从它们之间跑过,唯一的目标是不被他们的拳头打中。1903年,一群组织严密的恶作剧者创立了“梵文学者”协会今天这个协会依然存在;1909年如今已经带有传奇色彩的卡佩拉团体“维芬普夫”成立了,这个名字来源于维克多赫伯特美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译者注的轻歌剧小广播中的一个角色。那时赫伯特还是百老汇的一个新人。在赫伯特的格局中,叙述者在结冰的湖面上凿一个洞,在洞口周围放置一些奶酪。名叫维芬普夫的动物从洞口冲出来吃奶酪,结果发出一声哀鸣,被逮住了。很明显,维芬普夫协会的成员觉得这个名字很恰当,因为他们说:“如果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