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传说(第2/3页)  金牛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季c承嗣由同。’寓意三派子孙勿恃贵而轻贱,以至怠慢无礼。若有分薄家贫无依,富盛者宜加意助力,勿使流离。”

    碑文的内容跟我小时候见过的族谱上记载的一致。我的父亲当然就是“令”字辈,我的儿子则是“伯”字辈,世代循环,不得更改。无独有偶,浙江的慈溪的赵氏族谱中也记载着这些字辈,但是字辈却有100个,前十三个,与太祖所定的相同

    电话一接通,同时也看到了老猫,全面屏显示着他的猫脸。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手机更新换代更是一日千里,更加的智能化。不论工作学习都可以利用手机完成,甚至有些操作必须用它来完成。之所以在这里多扯,那是后来探险很多都需要利用到手机之故。

    我应了一声,直入主题:“你怎么个意思啊?”

    老猫显得有点兴奋。当他有值得研究,并且已获得一定进展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兴奋”的语气,他道:“收到了?”

    “嗯,刚收到的。”我接着道,“可是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你一定想的到的。”他还是以挤眉弄眼的古怪的表情,“你是谁?是脑子好,无所不能的文叔啊。”

    人总是喜欢听到赞美的,可是我跟老猫太熟了,平时只有互相抬杠,没有互夸的。

    所以,他这么说话一定有所求,我催道:“快说。”

    “金牛潭啊。”

    “金牛潭怎么了?”

    说到金牛潭,我必须介绍下我所在的小镇。小镇有个特别的名字——爱店。爱店镇地处中越边境,镇虽小,却是一个重要的一级口岸。往来的生意人不在少数,全做着贸易生意。光是每天活跃在街上的越南籍苦力,就有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山是土山,地底拒我所知,是有着铜矿的(直至目前尚未被开采,我之所以知道,是小时候曾在山中挖出不少方方正正的矿石)。那是上小学的事情了,因为砸开呈金色,以为是金子,正好有同学的亲戚是中学的化学老师,拿去鉴定,结果当然是铜不是金。

    至于挖更深点,颗粒会不会更大,那不得而知。老猫一提到金牛潭,我第一时间却想到了这些铜矿。

    镇西北,有一座高山,是整个县城最高的山峰,主峰海拔一千三百五十八米,称为“公”山,次峰海拔一千三百二十四米,称为“母”山。

    公母山风景优美,气候舒适,丰富的亚热带植被。公山和母山之间淌着一条小溪,一直延续到山脚。途中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水潭,金牛潭便是其中一个。如今那一带已然是一个度假村了。

    金牛潭之所以这么命名,是因为有着一个传说,这个传说起始于什么年代无从考究。传说中,金牛潭底住着一头金牛。发现的人是个垂钓的老翁(广西的神话传说实在数不胜数,桂林c百色一带尤其多且大多故事的主角都是老翁。)

    当时因为天气热,所以老翁下潭游泳,发现水潭之深,不可想象。老翁越游越深,在快到底之际,他看到了一片光亮在闪,他看到了那头金牛!

    我听过传说本身差不多就这样,其他一些全是以讹传讹,添油加醋的说法,不值得一提。只知道后来老翁说金牛跑去了越南云云。自从在潭中见过金牛后,老翁又潜下去几次,最后一次却再也没有上来。

    直到四十年前,据说又有人看到过金牛,那时我还未出生。我和老猫第一次潜入金牛潭已是二十年前。由于水性有限,没能潜到潭底。那一次潜水,毫无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牛潭旁,有一块石涯。它的大小跟影视剧抗战三部曲之一《地雷战》中的“镇妖石”差不多。石涯周边野草丛生,表面非常平滑。长期湿润的环境使其布满藓类植物。山谷中怪石林立,那是再正常也没有了。我要说的是,这碑也似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