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三五章君臣心迹(第1/4页)  元始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踏!踏!踏!

    宽大的门扉徐徐打开,闻渊明不疾不徐的踏入中,脚步一如以往的稳健。

    进入凌烟阁后,闻渊明神色如常,一麒麟黑袍,径直俯首叩拜,道:“老臣闻渊明,见过摄政君!”

    这时已是入夜,此时的司子期,正襟危坐于君位上,长案上摆放着几摞厚厚的奏本,空旷的中唯有几盏宫灯,几粒黄豆大小的烛光幽幽跳动。

    闻渊明微微抬头,撇了一眼高坐的荀少彧,尤其看着荀少彧举止神态,眸光蓦然一缩。

    此时的荀少彧神态像极了文侯,甚至让老太师一度恍如见着文侯一般,其不自觉的气魄神采,令让人心头凛然甚重。

    荀少彧伏案翻阅着一卷卷奏本,逐字逐句仔细看着,眉头紧紧的锁住,不时点头亦或摇头,沉闷翻阅着一卷又一卷奏本。旁笔架上挂着一支朱批玉笔,笔尖一点朱红圆润,在笔架上微微晃动着。

    看着闻渊明俯首称臣,荀少彧嘴角上扬一角,正舒展了一下子骨,道:“嗯……原来是老太师来了,赐座,”

    “诺!”一名内侍步伐轻盈,自外一晃而入,手中端着一张太师紫檀椅,简直就如端着一根稻草,每一步都如扎根了一般,将太师椅稳稳放置在左侧。

    这名内侍赫然是一位武道入骨的高手,行走坐卧皆是武道神髓。

    闻渊明再度叩首,对内侍的武道法视若无睹,垂头沉声道:“老臣,谢过摄政君,”

    说罢,闻渊明直接起,稳稳的坐在太师椅上,腰间珠玉佩环轻声颤响,每一步的踏下,都压得石板微微悲鸣。

    此时的荀少彧,固然没有君侯之名,却是摄政吕国朝野,有着一方君侯之实,只等着殷天子帝敕一至,就能真正名正言顺。

    而且荀少彧武道修为通天彻地,仅凭自实力就能生生打杀三尊武圣人,在武力上超越了历代君侯,仅在荀氏初祖之下。

    故此对于荀少彧,闻渊明在礼仪言行上,都与对待昔时的文侯一般无二,在礼数上俨然将荀少彧当作真正的君侯。

    “来啊!”荀少彧思量了一下,开口呼唤了一声。

    顿时就有几名内侍涌入中,一个个形若猛虎,动如狡兔,落入中等着荀少彧的命令。

    “在,”

    只见,这些内侍神容不失刚阳,一个个筋骨粗壮,都是踏入武道极深的人物,每一步都犹若风雷之势,动作间极为的骇人。

    荀少彧缓缓道:“百丈之内,声!”

    “诺,”

    内侍们轰然应声,一个个转踏出门扉,只是三两息时间,就四散了开来。

    这些内侍出了凌烟阁,一个个站在门前凌烟阁百丈之外,一双虎目炯炯有神,巡视着周匝。

    荀少彧合上手中奏本,将奏本放在一旁,道:“老太师深夜来此,想必是知道了白时,吾与几位上卿的庭议了?”

    本来荀少彧还想试探一下闻渊明,但细细想来又有些索然无味。毕竟处在他现今的位置上,除非有着天人神魔当面,荀少彧说话大可直来直去,用不着藏着掖着。

    闻渊明面色平静,也不惊讶荀少彧的坦诚,轻声道:“摄政君起用老臣,是对老臣的信任,老臣经历五朝君侯,为吕国沥干百余载心血。如今吕国再度需要老臣,老臣就是披荆斩棘,粉碎骨又如何!”

    这时的闻渊明,已然深谙荀少彧的心思,纵然西北局势必须要用到他,也只有他才能率领十余万大军,在天子帝批之前,彻底平定西北大局,维持吕国的基本秩序。

    然而,这时候的吕国需要闻渊明,却不代表非他不可。荀太常虽然没有宝药傍,伤势至今未愈。但荀少彧不惜代价之下,未必不会得手几株宝药。

    闻渊明更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