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初到辽东(第1/2页)  残明虎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陈子强就出发了,老首辅老了,让个家人来送行,临行前悄悄告诉他,韩鑛等着他回来再退隐,内阁已经批准了方岳贡上京进入内阁,陈子龙接替他做知府。

    此时的山海关总兵是祖大寿,听闻陈子强到来,早就让人打探路程了,祖大乐一直在关内,还在卢象升麾下剿匪。

    兄弟两经常通信,深知结交好陈子强的重要性,祖大寿虽是山海关总兵,但总兵一般都驻扎在辽阳,到了辽阳被后金攻陷后,移到大凌河城。

    崇祯四年大凌河城也被攻陷,山海关总兵就一直驻扎在宁远小城,直到去年洪承畴重筑大凌河城,才又搬回旧处。

    这次祖大寿亲自回来迎接陈子强,留下副总兵何可纲镇守,祖何两人自袁崇焕督师辽东开始,就互为犄角,成为一对搭档。

    原本历史上何可纲死于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被祖大寿杀了士兵分食其肉,取信与皇太极自己愿降。

    孙元化孔有德改变了这一惨剧,何可纲也是当时名将,才能不逊于祖家兄弟,忠义更甚于辽东诸将。

    史载祖大寿要杀他时,其不发一言,含笑引刀甘愿就死,后世考证说他洞悉祖大寿诈降,为了取信皇太极不得不为之,而他也同样为了救出城中将士,能回到大明甘愿赴死。

    华夏历史从来不缺这种慷慨就义的英雄,正是这些人保留了大汉民族的骨气,故而满清三百年的奴化教育,并不能完全消磨掉汉人的骨气。

    “哈哈哈,下官见过左佥都御史大人”

    祖大寿爽朗地大笑,远远地见到陈子强就迎了上来叫道,欲要行大礼被陈子强一把搀住,其实他一眼就看出祖大寿是做个姿态罢了。

    “祖大哥别介,叫什么大人啊,日后要在一个锅里吃饭,都是兄弟才对啊。”

    祖大寿自然眉开眼笑,听自己弟弟说过,这位平江伯为人极好相处,只要你不干过分的事,他从来不以身份地位来看人。

    迎了陈子强一行人进入山海关,祖大寿引着一些军将过来见面,当先一位就是吴三桂,吴襄此时不在场,自从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他帅四万人马驰援祖大寿而临阵逃跑被撤职后,一直是白身。

    原本的历史上第二年是孔有德的登莱之乱,他被重新起用,恢复锦州总兵的职务的,但孔有德未作乱,他也失去了立功的机会。

    “卑职锦州前锋右营参将吴三桂见过平江伯。”

    此时的吴三桂还算是没有贰心,长相英俊,孔武有力,他是崇祯元年的武进士出身,第二年就因为父荫被封为都督指挥。

    其人作战勇敢,武艺高强,在舅舅祖大寿的支持下,以军功早早地成为参将,凭良心说吴三桂前期还是不错的,从未想他父亲那样当逃兵。

    崇祯十三年他在杏山一带遭遇清军,血战而归并不落下风,那是已经是松锦之战的序曲了,只是清军还未完成对锦州的包围,没开始大规模的军团作战。

    历史上他开始逃跑是在崇祯十四年的那场国战当中,松锦之战先是大同总兵王朴带头跑了,接着知道粮草被断的吴三桂也跟着跑了,才造成明军雪崩似的惨败。

    应该是从那时起,他就对大明失去信心了,但真正起异心是在崇祯十六年,给已经投降皇太极的舅舅祖大寿写信,询问投靠满清的可行性。

    陈子强见他规规矩矩地行礼,笑哈哈地搀住他的双臂说:“长伯兄之名,子强可是如雷贯耳啊,咱们都是年轻人,别客气才是,日后在辽东还要长伯兄相助才是啊。”

    吴三桂也是文武全才,故而陈子强以表字称呼他,为的是拉近距离,吴家在辽东如今仅次于祖家的地位,能够把他拉过来辽东的事就更好办了。

    满堂诸将见到陈子强慈眉善目的,都放下心来,大家介绍过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