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5章 朱仙镇之战(7)(第2/4页)  崇祯十五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真没有多少看得起。

    很快,金声桓和王得仁就后悔了。

    第一,他们觉得清廷给的官太小了,不及同期的其他将官;二个,作为投降的武将,清廷任命的江西巡抚章于天对他们甚不尊重,宴请众人时,文人们坐在室内,他们只能坐在室外,第三,金、王在征剿江西的过程中,烧杀掳掠,发了大财,章于天等官员看着眼红,多次索贿,金声桓吝啬不给。第四,清廷兵力捉襟见肘,给了他们机会。

    诚如他们后来在起兵安民告示中所言“劳苦功高,不惟无寸功之见录,反受有司之百凌。血气难平,不得已效命原主”。

    意思是,如果给他们官,给他们尊重,他们断不可能叛清再去跟着到处逃亡的南明小朝廷过日子。

    所以说,金声桓和王得仁据南昌叛清,并非是幡然醒悟,深明大义,而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两人叛清之后,满清调集大军围困,两人坚守南昌八个月,城中粮草都没了,米价一石超过600两。

    城破时,王得仁突围至德胜门,前方大量士兵堵着,他三次冲进冲出,无人能挡,杀死几百人,最后力竭被擒。

    临刑前,满清大官问他为何叛清,王得仁回答:一念之差。

    即使到最后,王得仁都没有搬出民族大义,都依然还是浑浑噩噩的个人私利……

    这样的人,不能用。

    尤其是不能用在左营。

    左营有了这样勇猛而不知忠义的武将,怕是更难以节制,甚至有可能加剧左营的跋扈。

    ……

    “殿下?”

    左良玉的声音把朱慈烺从沉思中惊醒。

    朱慈烺抬起头,目光看向王得仁,冷冷道:“左镇怜惜人才,想要给你一条生路,想不到你居然还敢向朝廷提出官位要求,由此可知,你并没有归顺的诚意,你内心里也丝毫没有悔过从新的意思!今日留你,明日说不得你就会倒戈相向,背叛朝廷。来人,将此人拉下去,立斩!”

    左良玉大吃一惊,他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会突然变脸?刚刚还好好的,他以为

    太子会和他一样,怜惜王得仁的勇武,收为己用,想不到太子在一番沉思之后,却改变了主意。

    如果是面对督抚,左良玉一定会想办法劝解,但面对太子,他张张嘴,冲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地又咽回去了。

    太子的话虽不是圣旨,但却也是钧旨,没有百分百的理由,他岂敢拦阻?

    “额愿降,额愿降啊~~”

    王得仁也吃惊,没想到自己随口提了一下官位,就惹得朱家太子变了脸,早知道就不提了。

    但悔之晚矣。

    四名左营亲兵押着他,按到旁边的空地处,手起刀落。

    这个流贼出身、曾经制造赣州大-屠-杀,随后又反清归明的一时勇将,就这样归于泥土。

    左良玉眼中都是惋惜,但却不敢多说。

    对太子的做法,吴甡和侯恂都是赞同的,以他们的眼力,一眼就知看出王得仁不是什么忠义之人,既然擒了,就不能纵放,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再叛,一刀结果才是最妥善的办法。

    另外,两人也隐隐猜出,太子只所以要杀王得仁,怕也是要抑制左营的发展。左营无正人,不能再让没有忠义的人往左营里面钻了。

    这时,马蹄声急促,负责进攻镇子的参将金声桓骑着快马,大汗淋淋而来,他刚把镇子里面的流贼清理干净,就听说有一百游骑隐藏在镇子边缘,差点突到太子和左帅面前的凶险,吓得他脸色发白,急急前来请罪。

    他不会知道,此时倒毙在田间的那具尸体,原本应该是他未来的好搭档。失了这个搭档,又有太子的穿越,这一世他怕是没有搅动风云的机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