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八五章 合作愉快,和气生财(第2/3页)  重生浪潮之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信设备厂等八家国企。

    这八家国企也学朗讯,爱立信西门子这八家国外通信企业圈地盘,洛州电话设备厂的地盘在陇原,燕京有线电厂的地盘在塞北,春城通信设备厂的地盘在东三省,杭城通信设备厂在南方市场根基深厚,这都是他们当时所谓的王牌市场,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后来04机的技术进一步释放,增加了润州邮电厂,湘江邮电设备厂等五家企业。

    最后生产04机的企业,最多时达到了二十多家。

    虽然他能理解04机技术释放的迫切性和必须性,但不得不说释放的太多,太急功近利了,或许对于技术拥有方来说,多一家生产企业,多生产一台04机就能多收一份费用。

    对于国家和电信局来说,更存在能少买一台国外的通信设备所带来的外汇压力,更少了因为爱立信,朗讯八家国外通信设备企业,各自制式不同所带来的弊端。

    这八家通信设备企业凭借着各自的技术壁垒,不但单用户价格高,软件升级以及售后服务维护费高,而且因为彼此之间技术不互通,一度造成了华夏通信市场的混乱,并为此让华夏电信运营商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毕竟技术不互通,你这个机房装谁家的通信设备,以后就必须用谁家的,用别家的不是不能用,但用起来太麻烦了,成本太高,然后就是因为如此,朗讯,爱立信这些国外企业才得以在华夏的地盘上跑马圈地。

    这八家企业在华夏的电信地图上涂满了各种颜色,各自雄踞一方,宛若清末明初之时。

    但04机这样的布局,却使得技术,研发,生产脱节,各个厂家在销售上各自为战,自相残杀,弊端突显。

    说个不好听的,这就是自己和自己竞争,自己打自己。

    结果打到最后,大家都没钱挣。

    虽然95年巨龙在成立之后采取了文件,技术,销售,管理,售后服务的五统一,但却不怎么的,竟然产生了竞争力萎靡的情况,让华为和中兴乘虚而入。

    方辰在前一段想过这个问题,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大锅饭干不过包产到户的原因吧,原本各自为政,划拉到自己兜里的都是自己的钱,现在一成立联合集团,挣到的钱可都是集团的了,而且当时这八家国企都是小股东,大股东是邮电工业局。

    再加上各自意见不统一,这怎么可能有竞争力?

    至于说他这边,如果有了成熟技术,郑保用也敢给他弄个一年多才能正式产业化,那郑保用这个总工程师也别干了,滚蛋得了。

    不过他对郑保用有信心。

    另外还有一点,不管这次和邬江星怎么明争暗斗,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斗的不可开交,他对邬江星其实一直保持着敬意。

    在他收购洛州电话设备厂的事情上,邬江星的确是犯错了,甚至巨龙的惨痛下场,邬江星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但是瑕不掩瑜。

    这些种种都无法掩盖邬江星为华夏通信行业,以及整个华夏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是值得被人铭记的。

    邓军看了看方辰,又看了一眼邬江星,最终还是一脸不情不愿的坐了下来,但嘴中依旧嘟囔着,崽卖爷田,崽不心疼,爷心疼!

    “邬教授你表个态吧,行就行,不行的话咱们再论论。”方辰打了个哈欠,随意的说道。

    他真是累了,前几天为了及时赶到岭南,他坐的是红眼航班,虽说是头等舱,但毕竟还是不如床上舒服,他自然是没睡好。

    第二天想了一晚上邓军的病情和邓军吓唬他的那句话,也没睡好。

    然后又坐飞机,回到中原省,又跟邬江星斗了这么久,他真累了,至于说为什么多要百分之一,除了增加自己的话语权之外,只是这百分之一是邬江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