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首富变首负?(第2/4页)  重生浪潮之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订单足够大的话,那固定成本就算再高,分摊到三百万台的话,其实也就没多少了,而且配套企业也不少挣钱,自然就愿意做,甚至抢着做。

    这就是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另外,方辰还得意的一个点,甚至最得意的地方,就是通过这三百万订单,培养了一大批国内的配套企业,从而避免这部分的钱被国外企业给挣了去。

    因为国外科技发达,而且新产品络绎不绝,所以国外就有一套专门,针对于新产品研发的配套机制。

    配套企业对于新产品配套是有优惠的,可以少挣钱,甚至不挣钱,赔钱来给研发出新产品的企业做新零部件的小批量配套生产。

    至于国外的配套企业为什么会这么傻,赔钱的生意也做。

    是因为如果一旦这个新产品做成了,那等于说配套企业就多了一条源源不断财源。

    所以十次给新产品配套,只要有一次是做成的,那配套企业就是赚的,甚至还是大赚特赚。

    再加上其研发能力强,本来研发成本就比华夏要低一些,如此一来报价自然要比华夏的配套企业低。

    那么,即便华夏企业发明了什么新产品,也比较倾向找国外企业配套,或者说只能找国外企业配套,国内配套企业的要价实在是太高了。

    这倒不是国内的配套企业傻,只是国内的企业底子太薄了,赔不起啊,给新产品赔钱做配套,不说多,赔那么个两三次,说不定企业就不存在了。

    而国外企业大都财大气粗,抗风险能力强。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久而久之,在零部件的研究生产上,国外企业自然就强于华夏了。

    这也是为什么,电脑、手机、各种家电、汽车、机床设备等这些整机,华夏明明卖的如火如荼,但仔细一追究下去,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却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国外企业所掌握的原因。

    但随着华夏的富强,意识到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危险,已然慢慢有意识的,开始赔钱搞核心技术研究。

    京东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不是上面砸了上千亿的资金给京东方,让京东方可以在十四年内总亏损金额高达三千亿,京东方怎么可能成为世界出货量第一的液晶面板企业。

    现在,方辰这三百万订单一砸下去,自然有大量的国内配套企业愿意为擎天影碟机研发生产零部件,要不然怎么连何胖子之流,都动了研发新零部件的念头。

    如此一来,就等于说影碟机的零部件研发生产,华夏就领先于世界了,不但技术好,而且成本低。

    那么如果国外有企业想要做影碟机,为了成本和技术考虑,就必须要找华夏的配套企业。

    而得到更多订单的华夏配套企业,自然会变得技术更加先进,更加强大,形成正循环。

    到时候,久而久之,不,两三年之后华夏的影碟机零部件生产就将彻底独步世界,对国外企业形成技术碾压,影碟机的配套生产也将成为华夏的优势项目,可以大大方方的说,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

    而再加上华夏生产成本低廉,国外企业必然要将大量的生产线落到国内,这样一来,不但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要上缴不少税收。

    为华夏富强,重返世界巅峰做出贡献。

    不过,一想到核心技术,方辰心中不由涌现出了强烈的危机感。

    毕竟现在影碟机的核心零部件,也就是解码芯片,机芯,激光头还掌握在斯高柏,索尼,飞利浦三家手中。

    斯高柏还好一些,毕竟现在还是个小公司,并且刚刚做出了解码芯片,还算是有求于他,见到三百万片的订单,眼睛都绿了。

    而后两者,可是正儿八经的国际巨头,前一段谈机芯和激光头的采购价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