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三七章 擎天石油公司(第2/3页)  重生浪潮之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十年八年,华夏的所有问题解决了。”

    反观什么型号都能进口,并且还能为华夏专门生产特定型号的汽车行业,那些国产车就做的有些差强人意了,不过这两年到是有些进步神速的意思。

    至于芯片行业,那更是一地鸡毛了,各种暴雷,什么牛鬼蛇神就敢往这里插一脚。

    另外,方辰之所以对华夏在芯片行业超过美国有自信,则是因为隧穿效应的存在。

    因为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但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也会相应的缩短,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就会失去它的部分功能。

    科学家预计,在3纳米的时候,隧穿效应就会彻底的显现出来,毕竟那时候每个源极和漏极之间即便是原子这样物质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也只能容纳三十个而已,距离实在是太小了。

    也就是说,方辰其实赌的是因为隧穿效应,现在的芯片技术停滞不前,然后给了华夏追上来的机会。

    要不然的话,说真的,方辰有些绝望。

    因为芯片行业是属于绝对马太效应的行业,也就是强者通吃一切,第二名大概还能有喝汤的机会,至于第三名是什么鬼,去死还差不多。

    也就是说如果华夏的芯片行业做不到世界第二名的话,那只能是死路一条。

    然而如果是靠国家托底,硬砸钱这种方式,也不太现实。

    没办法,即便只论高端芯片的话,这也是个每年营收超过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仅仅英特尔每年在技术的投入就高达百亿美元之巨,如果再加上三星,台积电,高通,英伟达,AMD等在科研上的投入,差不多有五百亿美元。

    也正是这样高额的芯片科研投入,才保证了这些芯片厂商在各自的芯片领域的地位和庞大的营收。

    而,且不论这些企业原本在技术科研上领先华夏的地方,就说这些企业每年的科研投入,华夏想要追上他们,跟他们持平的话,也至少要投入这么多钱才行。

    甚至哪怕最简单的,在这几家中科技含量最低的台积电,每年的科研投入也有二十九亿美元,换作华夏币则高达两百亿。

    至于说那些国内所谓的百亿投入打了水漂,说真的,这点钱真是连交学费都不够。

    就以芯片行业来说,没个万亿级别的投入,就不要想做出什么了不得的成绩,甚至万亿投入下去,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保证自己落后不超过一代,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而这些钱,显然华夏一时半会是砸不起的。

    给段勇平说了一声,VCD标准的事情等他回去解决,这事也就暂时放到这里了。

    但也要知道,再怎么让子+弹飞会,子弹也总要一天会飞过去的,所以方辰还是要赶紧把事情解决完,然后回华夏去,而且他在美国也有一摊事等着他去解决。

    此时此刻,方辰突然有种分身乏术的无奈感。

    时间过得飞快,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在别列佐夫斯基,马昀,陈鸣永,叶琳娜带着诸多精兵强将的努力之下,终于将这十来家跟石油有关的企业给攒在了一起,成立了擎天石油公司。

    而方辰也在别列佐夫斯基等人的要求之下,乘坐飞机来到了楚科奇半岛。

    楚科奇半岛是位于欧亚大陆的最东北端的半岛,北临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南为白令海,最东端为杰日尼奥夫角,隔白令海峡与阿拉斯加州相对,面积大约为七十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相当于华夏面积排名第四的西海省。

    只不过,即便西海省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生活条件也十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