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九章 传国玉玺(第2/3页)  锦堂归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逄枭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下次见面,都不知孩子们还认不认得他这个爹了。

    压下心里的感慨,两人相互道别。

    回到家中,秦宜宁早已将府中的一切都安排妥当,行礼也都齐备了。

    秦宜宁一边帮逄枭洗头,一边说着他们此番都带了什么,还有许多事都做了怎样的安排。

    “宜姐儿,你真好,什么都不用我操心你都已安排的井井有条了。”

    逄枭听的心里熨帖,将头发用布巾擦了两把,便打着赤膊将秦宜宁搂了过来。他的上身肌肉结实匀称,蜜色的皮肤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在橘色的灯光之下泛着柔暖的亚光。

    秦宜宁一阵脸红,任由他握着她的腰,那了手巾踮起脚尖伸展手臂为他擦干。

    “别闹,今儿晚上乌云密布的,风也大,我瞧着明日未必是好天气,咱们早些歇下,明日路上也能精力充沛些。”

    “你还怕我精力不够?”逄枭意味深长的将她搂紧了一些。

    两人紧挨着,秦宜宁的脸羞的通红忙推他一把,“还闹,多早晚都没个正经的。”

    逄枭心情大悦,搂着秦宜宁睡了个好觉。

    不过正如秦宜宁所说,盛昌七年的腊月初十并不是个好天气。

    一行人卯正时分启程,天色未亮,大风卷着雪片发出呜呜声,秦宜宁只将暖帘掀开一条缝隙就冷的一缩脖子。

    逄枭与穆静湖、虎子都在外头与精虎卫们策马而行。

    秦宜宁将车窗子推开一扇。

    逄枭听见动静,立即调转马头,靠近马车笑着问:“怎么了?想要什么?”

    秦宜宁看了看漆黑的天色,风吹的她风毛领子上的白狐腋都柔顺的贴在了她脸上,“这种天气,还是不要在外骑马了,咱们的马车带的足够,让大家都上车吧,只着人轮流赶车便是了。”

    一旁的虎子、穆静湖和几个精虎卫都笑了起来。

    “这么点风雪算不得什么的,这还是在南方呢,等回了北方,刀子似的雪能把脸划破,弟兄们照旧能在雪地上潜上个一天一夜。”逄枭爽朗一笑,理了理秦宜宁的领子,催促道,“你身子弱,禁不得冷,快回去吧,叫寄云、冰糖她们不必节省炭火。”

    秦宜宁无奈的坐回车里,将车窗关好,又将厚实的暖帘放下,抱着手炉暖半晌冰凉的手才稍微回暖。

    “我最愁的就是京城的冬天了。咱们如今腊月里赶路,约莫着到了京城都已开春了。”

    寄云见秦宜宁缩着脖子半张脸都埋进了领子里,像一只怕冷的小动物似的,忍不住逗她:“倒春寒更冷呢,到了二月里就是冻人不冻土了。”

    秦宜宁皱了皱鼻子。

    他们不回京,也没有这样的天气,刚启程就赶上阴云密布狂风骤雪的,莫不是老天都在给他们前路艰难示警?

    有逄枭和精虎卫在,一路走的非常顺利。

    到达梁城之后,逄枭让寄云、冰糖与谢岳、徐渭之两位跟随精虎卫留在城中补给一番,独自叫上秦宜宁和连小粥,身边只带了虎子和穆静湖,一行五人进了山。

    被大雪覆盖的山连绵不绝,若是不熟悉山里的人,怕是一进来便要迷路了。

    幸而秦宜宁与连小粥在山里生活的经验丰富,方向感也极强。两人指引方向,逄枭三人只管拉着他们步行,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傍晚时分来到了一处空地。

    时间一晃过去多年,这处留作记号的火烧地已经被冰雪覆盖住,经过大火的一小片树林中树木横七竖八,伸展着焦枯的枝干上还挂着雪。

    秦宜宁和连小粥手拉着手,绕着空地走了一圈,仔细的看过周围的环境。

    连小粥道:“就是这里。”

    秦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