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意外之旨(第2/3页)  锦堂归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夷。

    难道这就是天命所归,天机子早年的推算是没错的?

    众人商议之时,皇宫中李启天也在可与几个心腹商议,“平南军至今还驻扎在城外,这样的一大批人马,若是如其余勤王的援军一般直接放进城门,若忠顺亲王有个反叛之心,到时岂不是身一点希望都找不到了?”

    李启天也正是这样想,所以才会格外纠结。

    “朕也想过,忠顺亲王为大周征战多年,到底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也不愿意怀疑他。”

    能被单独叫来御书房商议对策的便都是李启天的心腹,而这些人之所以当的上李启天的心腹,也必定是因为 他们善于审时度势,更加了解李启天心中所想,总能说出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取悦李启天的话来。

    是以此时均是一脸担忧,义正辞严异口同声的道:“圣上三思。”

    几人对视一眼,又各自开口:“圣上,您是心胸豁达之人,自是不会多想,可臣等却不能不为万一而考虑。圣上您信任忠顺亲王,可不代表忠顺亲王一定会忠诚于您。一旦闹出个什么万一来。到时事情就不可收拾了。还请圣上千万考虑清楚。”

    “是啊,圣上还是先为大业着想吧,臣等也知道圣上要做出这样不信任忠顺亲王的事来心里的确是难受又煎熬的,但为了整个大周朝,还请圣上三思。”

    李启天面色如常,听的垂眸看想了自己的手背。

    许久,李启天才缓缓的道:“你们的意思朕明白了。先容朕想想。”

    逄枭以为以李启天的性子,不出两日就会将 事情解决,没想他竟然带着二十八万人,在城门前等候了足三日时间。

    三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暂也不短暂,可二十八万人的营地那般庞大,他们带来的粮食早晚有撑不下去的一天。

    “圣上的旨意还不下,看来本王要催一催了。”逄枭蹙眉沉思。

    “也不知道圣上是怎么想的,战事吃紧的时候,有援兵却不徐动作,不给咱们下旨,又不给咱们军饷,就让咱这么多人候在这里,到底是几个意思!”虎子已经憋的满心不爽。

    偏生圣上不下旨,王爷就吩咐他们都要驻扎原地,不得入城,也不能私下里去联络季泽宇。

    逄枭是不想给人怀疑季泽宇的理由,以免让有心人看到,觉得他们暗中联络合谋要设计圣上。

    可再没有人更明白眼下季泽宇的为难了。

    多路勤王之军各有主帅,又各有心思,也不是每一个奉旨勤王来的就都是一心为了圣上的,大多数人都便有所图。若是这样只复杂的人心也就罢了额,更要紧的是粮饷不足。

    当兵打仗,饭都吃不包,兵士们心中的怨言只会越积累越深刻。面对战场上鞑靼大军压境的压力,他们但凡退后,倒下的就会是京城中的百姓。

    在如此压迫之下,季泽宇又该怎么处置?

    他需要援军,需要粮草,圣上却一样都不答应。

    这些日不只是平南军同来的一众人心中存了怀疑,就是守着北门的虎贲军也同样如此。

    战场上的伤兵都要抬回城里养伤,他们的情况,多少会影响城里百姓的情绪,然而经过长久的压抑,圣上又不肯作为,就是百姓现在也都颇有怨言了。

    逄枭安抚一笑:“圣上要做下的决定 ,在他看来是关乎于他的命运,想来抉择起来非常困难,咱们也不必太过焦急,旨意也就在这两天了。”

    再拖下去,怕是不等逄枭带着人进城,京城的百姓也要闹起来了。

    果真如逄枭所说,次日,天子的旨意就送到了平南军军营。

    熊金水苦着一张脸,铁灰色的葵花衫被忽而刮来的一阵凛冽春风吹的扬起,他本就出了一身的冷汗,此时顿时一个哆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