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8 灭国之危(第1/2页)  刘备的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被贩运至西域的奴隶。尤其是安息王子洛吉斯五世,亲自运来的二十余万高价奴隶。名义上虽来自贵霜,实则有过半数出身罗马。甚至其中还是不少没落的罗马贵族。

    正因罗马皇后鲁琪拉,曾与奴隶同行,一路同吃同住。故对奴隶的组成,心知肚明。除去罗马平民,战败的罗马第一军团战士及其后代,亦大量裹挟其中。战后,并未得到罗马帝国支付的赎金,于是沦落成安息人的奴隶。直到二十余年后,屋大维成为罗马元首。朝野上下曾一致要求,和安息开战以雪卡莱之耻。但屋大维对罗马军队的优劣,心知肚明。知与安息作战,胜算太小。于是便来。罗马和大汉,完全没有可比***隶是罗马繁荣的基石。也是罗马最大的隐患。

    话说,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提到的斯巴达克斯起义,极大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基础。

    奴隶主们,被迫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作出某些改变。比如,改良控制奴隶的方法,及修正对奴隶的态度。尽可能收买不同种族的奴隶,避免把同族奴隶集中使用,提防奴隶联合。又把大片土地分割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甚至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于是,奴隶渐渐从“会说话的工具”演化为“隶农”。无论奴隶主是否心甘情愿。然此举,确实有助于罗马社会的稳定。

    而斯巴达克斯起义后。欧洲接连发生了多起以斯巴达克斯为名的奴隶起义,其带来的破坏与冲击,甚至不局限于欧洲。

    然即便是改良后的“隶农”。在绿洲主人“三十税一”的田租面前,亦毫无优势可言。堪称完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若能得“三十税一”,罗马隶农,愿铤而走险乎?

    答案,不言自明。

    毫不客气的说,只需大汉联军抵达,便是一场足以彪炳史册的“奴隶解放战争”。作为基石的奴隶,因逃亡、暴动大量流失,罗马整个上层建筑,随之轰然崩塌。飞灰湮灭,成为历史。

    若两军陈兵国境,还有一战可能。

    只需让刘备突破封锁,攻入境内。便是一场如火如荼的奴隶大解放,罗马大崩盘。

    一言蔽之:罗马和大汉,没有可比性。

    正因敏锐的看到了大汉封建制度的优越。才让皇后鲁琪拉,彻底打消了重返罗马的念头。此举,何止引狼入室,引火烧身。分明是灭国之危。

    或有人问:罗马的奴隶,难道不是罗马人吗。国难当头,不知道同仇敌忾?

    罗马的奴隶,真还不是罗马人。

    罗马奴隶,大部分来自行省或被征服地区,少部分是负债者及罪犯。

    其中外族奴隶占绝大部分。自罗马进入“共和时代”,便开始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外族奴隶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极快。到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城有一百五十万人口,奴隶便占了九十万。

    正因坐享奴隶带来的巨大红利,不断滋养着罗马对外侵略,掠夺外族奴隶的野心。公元前三世纪,在征服意大利南部山地的战争中,有三万六千名战俘,被卖为奴。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迦太基城中残存的五万人,全部沦为奴隶。在希腊北部的一次战役中,罗马军队掳掠了十五万当地居民,贩卖为奴。罗马统帅凯撒征服高卢,把四十万人当作奴隶卖掉。

    罗马城一百五十万人口,奴隶占九十万。试想举国之内,奴隶数量何其恐怖。

    岚风徐徐,拂面送爽。

    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与罗马皇后鲁琪拉,俯瞰万家灯火,各想心事,相对无言。

    许久,阿奇丽娅忽喃喃低语:“罗马,究竟是谁的罗马。”

    声音虽婉转低沉,近乎呢喃。

    可罗马皇后鲁琪拉,还是字字入耳。试着张了张嘴,却泛起丝丝苦涩。

    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