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一首无名歌的启发(第1/2页)  孤独冠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p|w:210|h:140|a:c|u:/chapters/20152/12/]]]“如果明天我没有什么急事的话,大概会来阿姨这里买一些点心吧……”或许是因为不想让她失望,我忍不住这样回答。

    “嗯。”

    叶晴安点头轻轻地应答了一下,然后就拉着我走向了钢琴后面的那几排狭长的书架。

    她安静地抬起头来看着我,青涩的小脸上满是对于我这个陌生人的好奇与渴望,“请问……你有什么想要看的书吗?”

    有什么想要看的书吗?

    这样的问题,还真是奇怪啊。

    如果没有看过的话,又怎么会知道是否喜欢呢?

    这般,自然也不会明白想不想要……

    不过,我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考虑太久,而是在眼前那大量的书籍中匆忙地扫了一眼。

    除去一些常见的经典著作之外,我还看到了许多像《尤利西斯》、《诸神的复活》一样较为晦涩的作品,虽然在网络上大概是有贩售,但是平常很少能在书店里见到。

    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我还找到了几排由德、法、英、俄、阿拉伯等国家的语言印刷而成的书籍。

    当时,我打从心底感到了惊讶。

    “那些都是书的作者在本国出版的书籍吗?还真是复杂啊。不过,为什么要去买外国的原版呢?这些书,看起来都不像是国内印刷出来的东西吧。”我一脸疑惑地向她提出了问题。

    “一本外国文学作品的好坏,并不仅仅在于作家的能力究竟如何,译者的优劣也尤为重要。就像同一幅画,不同的人看了却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如果不是作者本人的话,想要表达出原本的意象也会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吧。”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一排书里抽出了一本完全由德语编撰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像尼采的哲学著作这一类的作品,阅读译本大概是很难体会到原作者最初的想法的吧。中文的条理太过复杂,往往会出现许多华而不实的‘专业术语’,由此就将导致译本的可读性大幅下降,要不就是其中包含着的曲解和谬误会让人走上歧途。”

    “然而,如果是文学的话,就很不一样。外国名著中尤为注重的人性光辉,与中华文化的含蓄、典雅相互交杂,往往会诞生许多非常美好的作品啊。”

    说着,她轻轻地把书放回了书架,继而从一旁的中文译本里拿出了一本书籍,缓缓地将其翻开,然后小声地念出了其中的一小段话:

    “一切渺无希望,

    只是心存幻想,

    散去如这春.光。

    谁人花言巧语,

    叫我失魂落魄!

    莫说时光疗伤,

    莫说痛苦即忘,

    追忆笑声泪影,

    似刀刻我心上。”

    她口中诵读出的那一段话,让我感到了异常的熟悉。

    “不过,到底是哪一本书籍啊……”我在心里反复设想。

    “这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所写的一部政治寓言类的小说《一九八四》里的一部分内容。”

    “这首歌,在文中被男主人公温斯顿称作是‘由谱曲器胡乱拼凑而成、专门为无产者量身打造的口水歌’,又说过‘可那位妇人却视此等垃圾为天籁,居然唱得有板有眼’这样的话。”

    “而同时,《一九八四》里的无产者又是被英社全然控制了思想,就像是为了存活而存活的行尸走肉一样。由此,便可以看出他对于这首歌是怀抱着何等的厌恶与鄙夷吧。”

    “可如果在是看完这本书以后再来回顾这首歌曲的话,却让人心生悲凉……”她的声音开始变得越来越轻了,就像是快要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