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顺化(二)(第2/3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些劣质货给撤下,你也带你的人好好盯着那帮劳务工,别让他们闹事。这荒郊野外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吃食都没有,外面也是遍地蚊虫,这帮家伙不敢跑的,只要让他们不闹事即可,更何况他们中的很多人可是连家属一起带来了呢。”宣浩想了想后,又说道。

    麦克斯闻言琢磨了一下,这个宣浩与东家同是明人,平时也挺信重他,再加上他说的也在理,因此这次便依他一回吧。想到这里,麦克斯决定回去紧紧盯着那帮非国民劳务工们,而宣浩记起东家离去前的叮嘱,便也与麦克斯一起去了次林场和码头。

    林场没什么可多说的,一群衣衫褴褛的旧大陆劳务工正在伐木,然后通过一条小溪流将木头拉到下游码头处进行处理。宣浩的东家在码头边建立了一个木材烘干窑值得一提的是,私营资本之前很少进军这个行业,主要是因为较高的技术要求,如今宣浩的东家建起了这个窑,似乎从某个角度印证了三十多年来东岸技术力量的储备已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另外还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码头,用于将加工出的木材乃至巨型圆木运往他处。

    宣浩、麦克斯二人很快结束了在伐木营地的巡视,然后又踩着泥泞的土地来到了码头上。码头是用粗大的廉价木材搭建的,非常简陋,也不结实,寿命更不会长,但胜在成本低廉,可以就地取材。此时码头边出人意料地停泊了两艘小艇,而再向远方望去,只见一艘大型商船下锚碇泊在稍远的地方,宣浩仔细望了望,依稀辨认出对方船帆上有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标志这难不成是对方的商船?

    “科内利斯先生?”麦克斯有些吃惊地叫了出来。因为在他所见,此刻正在码头上和一位身穿中山装的东岸官员谈笑风生的,显然正是荷兰西印度公司的董事之一、来自比克尔家族的科内利斯。此君之豪富,自然是无需赘言,对于麦克斯这等出身旧大陆的人来说,简直是如雷贯耳的,因此即便他此刻已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国民,但见到这等人时仍然不由自主地想要对其卑躬屈膝。

    “这就是上好的造船木材吧?”科内利斯在两名随从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地上的一些水坑、泥洼,然后指着堆放在遮雨棚(同时也能遮阳)下的大堆切割好的木板,开口问道:“我在阿姆斯特丹时就听说,产自新大陆的热带硬木是最适合拿来造船的,尤其是配上贵国生产的坚硬切割刀具的时候。硬度、柔韧性、抗腐蚀性,无一不是上上之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这方面是大得其便利啊。”

    “愚蠢的葡萄牙人将大量的巴西苏木弄回去充作染料了,真是可惜。从上个世纪开始,他们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成功地使整个巴西的苏木减少了五千万株以上,要知道,这些珍贵的树木本来是可以拿来制成船板、龙骨、桅杆、乐器乃至高级家具的,结果就这么平白无故变成了劣质染料,真是暴殄天物。”陪同科内利斯·比克尔来到神木乡这片林场的白玉堂白司长摇头苦笑着说道:“好在这一切都结束了,在1664年签署和平协议后,我们接管了原里约热内卢将军区、圣埃斯皮里图将军区和塞古鲁将军区的大片原始森林,而且我确信我国政府和商人都会对这片宝贵的森林进行妥善对待,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进行开发,造福国民。当然了,作为我们东岸人的朋友,荷兰西印度公司也将可以分享我们的这笔财富,尤其是在你们需要帮助的时候。”

    “万分感谢东岸朋友的善意与慷慨,我们会永远铭记这一点的。”科内利斯·比克尔礼貌地回应道。作为一个严重缺乏木材的国家事实上联合省几乎什么都缺联合省这些年来一直坚持从波罗的海和俄罗斯进口大量造船用具,如大麻、亚麻、木焦油、松木桅杆以及数量最为庞大的板材,以支撑起联合省庞大的造船工业。

    但显而易见的是,在盛产木材的上述地区,无论是挪威、瑞典、芬兰,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