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我真傻,真的!(第1/2页)  点歪你的科技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了曾自国的解释,廖工这才收回审视的目光,道:

    “既然都是项目组里的人,保密级别都不会太低,反正迟早你们也会接触到,我就提前给你们透点底。”

    把手中的那块电路板抖了一下,廖工神神密密的道:“这块电路板,实际上是我们国家首创的反重力装置。”

    反重力装置?你在逗我玩吧!只要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儿一通电就会短路。

    看着两人那看神经病一样的眼神,廖工吸了口气:“我知道你们不信,刚得到这东西时,我也是不信的;但事实证明我错了,你们也错了。这玩意儿真的就是个反重力的装置。”

    看廖工信誓旦旦的说着,曾家兄弟有点将信将疑;要完全相信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真的亲眼见到。

    “我们国家的航空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虽然说不上最起来,李渊也是见过世面,看过小电影的人了;笔记本电脑在他手上这么久,他应该知道投影机其实就是还原某个场景的道具而已,不至于为了看一场小电影而特地摆架神人坊。

    只是这次的传言实在是太诱人了,报信的人说仙女在传授长生之道;长生啊!对于已经六十岁了,并且还希望继续执掌唐帝国六百年李渊来说,比什么国事都来得重要;哪怕心里明知道讲长生的可能性不大,但不亲眼看看,总是不死心的。

    李渊一来,崔家小娘子就被赶出了她负责的书店。

    叶谨瑜陪着李渊又从头开始看单韵母……直到李渊死心。

    “此物何用?”看完了一集单韵母后,李渊没看明白,便问了一句。

    古代的汉字没有拼音,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才有第一代的注音符号,叶谨瑜推广的这套拼音法更是到新中国成立并且在全国范围推广普通话时才正式确定。那古代人是怎么学汉字读音的呢?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直音,另一个则是反切法。

    所谓直音,就是用一个字给另一个字注音,比方说毂,字难写,也难认;就可以给它注音:古。意思是这个毂字读古。古人的通假字就是这么来的;其本质就是古人写了错别字,我们这些后来人给这些错别字取个雅称而已。

    反切法复杂一些,使用时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再取第二个字的韵母,然后声母韵母一拼;比方说中就有记录‘缓’字的切法,就是‘胡管切’;取胡的声母再取管的韵母;然后拼合起来。就得到了‘缓’的读音。用法简单,操作复杂;首先你还得先认识胡和管这两字,并且知道它们的正确读音,否则……什么叫十里不同音。

    不过叶谨瑜不知道古代人是怎么启蒙学字的,但他也知道古代不可能有拼音字母,所以解释道:

    “这是用来学字的拼音,能提高学习速度;我看坊中的工匠没几个能认字的;不能读书识字,就没法理解设计图纸的意思。所以把拼音弄来,提高他们的认字速度。能认字,他们才能更好的做工。”

    李渊点点头,他也明白能做到工匠级别的,年龄都不会太小;不比那些呀呀学语的蒙学幼童,学起字来更为吃力;想必神霄王就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快的识字,才整了个仙女出来教这个什么拼音吧。匠人识字了才能更好的替帝国添砖加瓦不是。

    尽管心中明白拼音是个好东西,可惜李渊的心思却全不在拼音上。

    “神霄王,世上果真没有长生不老之方么?”收获了拼音的李渊不但没有高兴的样子,反而显得很惆怅,眼看着这个帝国越来越强了,但他却不能看着自己打下的帝国走向更强,遗憾啊!

    这话叶谨瑜没法接啊!难道跟李渊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