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苍翠,远处朦胧。
奇险的是山,平常的是山,相依相伴的仍旧是山。
大大小小的山峰相接,在余烟雾袅中,宛若脱凡的宫阙,带着山间苍松翠柏,将时间洒向人间的八月。
蜀山。便是这群山中,最高三座山峰。山腰云雾绕,巅峰雪未消。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峰顶上,仍旧有人盘膝吐纳,欲彻悟大道。千年前,峰顶还是蜀山得道之人,飞升他界的立足之地。现如今作为后道四山的蜀山,多数修道者,不会再将飞升当做寻道捷径了。
从东边看,蜀山三座峰因为处在同一直线上而重叠,从南边看,中间的“竞道山”是最高的。东侧的“寻道山”和西侧的“正道山”则像左膀右臂。尽管没有曾经的昆仑山那般如人间仙境,却也隐隐散发着自身的道门底蕴。
蜀山上大殿林立,却因为三峰所司职责不同,其相应的亭台楼阁园囿台阶,也都风格迥异。
后道时代,蜀山不再有人飞升成仙或者走火入魔。多数修道者不再替天行道,更不会兼济天下,只懂一心潜修。以致于千百年来,蜀山的道统,仍旧与前道时相去不大,几乎并无太大变化。
山门,依旧是那数千年来的山门。一块看不出材质,丝毫没有风雨侵蚀痕迹,甚至很光滑的百丈青石,矗立在相形见绌的山门外。青石上插着一柄,仅能看清轮廓,却因为积尘太多而长满花草的宽刃剑,露出的居然也有数丈长短。
据说当年蜀山开山立派时,这宽刃剑和青石,就已经在此。
数千年来,上至蜀山飞升成仙者,下到蜀山新晋弟子,乃至以身犯险的强大妖魔,尝试拔出此剑者不胜枚举,但结果无一例外只有两个。
无法靠近青石三丈范围就会被无形的力量弹开。或者,即便能够飞临青石之上拔剑,也无功而返。
久而久之,蜀山之人口耳相传,一半笃定一半猜测。
这青石和宽刃剑都不似凡物,却仿若蕴藏灵性的宝物。
石中剑,考验道心,衡量修道者未来道行之远。道心不坚者,无法近石。道行不远者,无法拔剑。
甚至连蜀山掌门和长老在内,将这些作为考量弟子潜力的标准,纳入到了门规中。
可是数千年过去,若说蜀山之道皆无心,显然是瞎话。因为能在青石上拔剑者不在少数。只不过,仅有为数不多的“天纵之才”,会使得剑身发出一声至五声嗡鸣,此后再无动静。
现任蜀山掌门则是其中之一,曾经拔剑之时四声嗡鸣,每一声嗡鸣后,眼前都会呈现一个道行至更高境界的自己。而他的亲传弟子人为峰,正是因为拔剑时引发五次嗡鸣,才破格招为亲传弟子。
而实际上,人为峰虽然贵为掌门亲传,蜀山大师兄,更是未来掌门人选,可他修行速度却很慢,二十五六的年纪,修为仍然在满月境。甚至论悟性资质,他都远不及外门弟子。
所以,经常有境界修为高于他的内门弟子在背后对其指指点点。尽管不会当面说人为峰整天假借掌门威势,却也因为暗地里冷嘲热讽的声音太多,造就了人为峰偏激c孤僻c阴暗的性格,而且逐渐疏于修行,倚仗自己身份,整日带着几个祖辈是蜀山长老的纨绔,徘徊于蜀山三山之间,从其他弟子身上寻找存在感。
“山高,人为峰!我逍遥子的徒弟,却并没有随我一样亲身体会‘道’的魅力,整日游手好闲极像凡夫俗子!
人,并未如其名。
我甚至都有些后悔,当初仅仅凭借寻道山山门外的五次剑鸣,就认定他适合成为我的亲传弟子唉~让少司月见笑了!”
白发披肩,却是知天命年纪的逍遥子,正望着一个女子的背影。
不施烟粉不著环佩美丽出天然,侧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