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三降城提督军务(第1/2页)  黑衣国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

    百姓传言,是迁都时枉死之人的幽魂作祟,自五年前朱棣重病,开始服用仙药后,尤其信奉鬼神之说,所以不得已下诏,群臣可以上书直陈皇帝的过错。

    礼部主事萧仪信以为真,上书道:此事都是因为迁都后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导致,建议回迁金陵。

    事实上迁都北京虽然耗费良多,但是此举便于控制全国政局,同时有利于讨伐北方的蒙古人,所以朱棣立即处死了萧仪,群臣不敢再言。

    近年来朱棣好大喜功,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招抚诸番、郑和七下西洋、亦失哈九上北海、又连年征伐安南,致使军民疲惫,国库空虚,亦是事实。

    金幼孜和杨荣等上书谏言,免除百姓欠缴的赋税,休养生息,朱棣下诏立即大赦天下,派礼部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

    就在此时,鞑靼围攻明北方重镇兴和所,杀死了明军指挥官王祥,北方告急,天下震动,平静了十年的边疆,烽烟又起!

    大明朝的战争机器缓缓开动,数十万人的命运在皇帝的一声令下,奔赴北方草原,尽情厮杀。

    韦子云是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奉诏前往北京候命,途经山东时,徐天枢已经先他一步,前往宣府。

    历次征讨漠北,都是在春季开始进攻,一是冬季漠北严寒,不便行军,二是需要足够的时间探查出鞑靼的主力所在。

    大明的国力是漠北游牧部落的数倍不止,可以这么说,只要能掌握鞑靼大部的动向,此次征讨漠北就必定能成功。

    朱棣已设下五军营,敕都督硃荣领前锋,安远侯柳升领中军,宁阳侯陈懋领御前精骑,永顺伯薛斌、恭顺伯吴克忠领马队,武安侯郑亨、阳武侯薛禄领左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山侯王通领左右掖。

    韦子云只在北京兵部报了名,就被送到了前锋营中,这一路是出了名的苦差,主要是提供军事地图和行军路线,逢山开路,遇水叠桥,责任多,风险大,而且没什么油水。

    大明最远的一处卫所,是河套平原北面的三降城,分为东、西、中三座小城,东面二十里,还有一座东胜城,与之互为掎角之势。

    虽然只是十月,大漠早已冰封千里,一队护粮军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三降城,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春天解冻,三降城和东胜城将孤悬域外,默默守卫大明边疆。

    三降城指挥使单光远,早就带着手下三个把总在此等候,东城把总仇大海道:“单大哥,你和这小子是平级,干什么天寒地冻的等在这里。”

    单光远骂道:“你懂个屁,人家是文官,品秩虽然一样,但是高咱半级懂不懂,老子辛辛苦苦才提了指挥使的位子,人家一句话就能让咱滚蛋,提督军务,皇帝老子身边的人。”

    西城把总盖良才道:“皇帝老子身边的人又不是没见过,哪一个不是贪污军饷的好手,见了鞑子就屁滚尿流。”

    中城把总丁洪挠挠头,道:“说不定来一个不贪的呢?”

    仇大海和盖良才哈哈大笑,连单光远也忍不住乐了。

    粮队验明身份,缓缓进城,单光远伸长了脖子,也没有看到后面的马车,莫非这小子怕死,溜走了?这种事,以前也发生过。

    韦子云下马,拱手道:“在下职方司主事韦子云,见过将军。”

    单光远吃了一惊,连忙回礼,道:“属下三降城指挥使单光远,见过韦大人。”后面三位把总也依次上前拜见。

    四人来到城内,单光远道:“末将已将大营洒扫干净,请大人休息,晚间还有酒宴为大人洗尘。”

    韦子云道:“此事不急,本官有兵部公文一封,请东胜城指挥使前来,一同领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