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四征草原初建功(第1/2页)  黑衣国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乐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鞑靼首领阿鲁台再次率部滋扰明朝边境,朱棣决定再次亲征,是为成祖的第四次北伐。

    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领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领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领右哨,英国公张辅、安平伯李安领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领右掖,宁阳侯陈懋领前锋,共计兵马十五万,民夫数十万。

    八月,大军驻扎宣府,朱棣命边关各将无需前来拜见,并将宣化府、居庸关、黑峪、长安岭等边关全部封闭,以防鞑靼人袭扰后方。

    中军大营内,朱棣一身金甲,高坐龙椅,在身后服侍的是大太监王贵和御马监少监海寿,东厂掌班马大有和锦衣卫北镇抚使徐天枢持刀护卫两侧,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的勋贵分列左右。

    朱棣开口道:“上次北征,虽有小胜,还是让阿鲁台这厮跑了,这次他又来犯边,诸位有何擒敌的良策。”

    英国公张辅道:“陛下大军一动,阿鲁台必然远遁,或可遣骁将深入敌后,拖住鞑靼主力,届时陛下率大军亲至,可竟全功。”

    朱棣微微点头,道:“此乃破敌之良言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诸位手下可有贤才举荐?”

    宁阳侯陈懋出班拜道:“兵部员外郎韦子云在上次北征中屡立大功,又在宣府军情司任职,熟悉敌情,臣推举他为前锋导路官。”

    朱棣准奏,道:“拨三千营两万兵马,着韦子云出西阳河探明敌情。”

    又有武安侯郑亨道:“微臣手下营官马烈祺,熟悉边事,可领左哨兵走黄河故道,以为策应。”

    朱棣道:“着马烈祺为左哨前锋,领一万营兵袭扰敌后,其余五军营官兵,待两路前锋查明敌情后,再行出击。”

    圣旨发到军情司,韦子云接了令旨和将印,到三千营交割兵马器械,率两万兵马杀奔草原。

    手下丁洪、陆卫水请命道:“大人,属下愿领军情司本部两千人马先过西阳河,为前锋军扎下大营。”

    韦子云不置可否,道:“请三千营主官石勇、孙战、薛并前来议事。”

    三人接了将令,慌忙前来拜道:“末将参见上官。”

    韦子云道:“尔等既是本官麾下,须听我号令行事,不得有违,否则军法难饶。”

    三人连声答应,道:“末将不敢,如何不遵大人号令。”

    韦子云道:“阿鲁台纵横草原,绝非易与之辈,军情司熟悉路途,将两千骑兵分为哨骑十队,以丁洪、陆卫水为主官,查清大军百里之内的所有敌情,不得有误。”

    两人领命而去,沿西阳河以北,探查到黄河南岸。

    韦子云又道:“石勇领五千骑兵为左翼,孙战领五千骑兵为右翼,本官自领八千人为中军,薛并领两千人护送辎重,但有敌情,听我令旗行事。”三人接了将令,各自收拾人马不提。

    行至第五日,过了西阳河莫约百里,当日辰牌时候,丁洪来报,道:“前方发现一处鞑靼人的营地,三四千顶帐篷,莫约数万兵马,已留陆卫水盯着这伙人。”

    左翼营官石勇小心翼翼问道:“大人,是咱们试探先打一场,还等陛下大军到齐,并力攻打。”

    韦子云摊开地图,道:“诸位来看,此处鞑靼人的扎营之地,往北三十里便是黄河,应该是为了取水方便,只要咱们趁其不备,攻破了营地,便是阿鲁台想来接应,也来不及了。”

    右翼营官孙战问道:“拿咱们什么时候开打?”

    韦子云一拍桌子,道:“就是现在!”

    却说这路鞑靼人的首领,唤作阿失贴木儿,是阿鲁台派来略边的前锋,奈何大部人马久等不到,派人前去打探,原来是瓦剌部趁鞑靼后防空虚,竟然前来攻打,阿鲁台已经回身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