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出发,美洲殖民地!(第3/4页)  欧皇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但如此,马林还特地调拨了一船的水泥和砖头,交给格林纳达殖民地使用。毕竟,他们需要抵挡加勒比人的进攻,需要修建一座保证安全的堡垒要塞。而在当地采石头并打磨成石料的话,所需时间太长,不如水泥砖头来得快。

    除了需要携带水泥和砖头这样的建筑材料外,马林还让移民船装了很多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当然,这还是不够……

    因为,在殖民地开垦荒地,需要耕牛和大量的农具。农具很好办,让铁匠铺打造一批装船就行了。但耕牛,倒是很麻烦。

    别的不说,马林从波兰买来的那些耕牛,都是陆地上呆惯了的黄牛,都是“旱鸭子”。当马林派人把那些黄牛装船时,发现大部分黄牛都出现了晕船的现象……

    马林哭笑不得,只好把每头牛都装船试试,然后挑选出了100头不晕船的黄牛。但这些黄牛也不老实,在船上横冲直撞,很危险。为了安全起见,马林只好命令铁匠,打造了100个巨大的笼子,放在甲板上,好控制住黄牛的发飙行为。同时,因为是铁笼子,此后黄牛的人,也可以每天用扫帚透过笼子,清扫牛粪,并倒入大海,免得船上臭气熏天,闹出疾病。

    想到疾病问题,马林就从蒙古医生巴特尔的弟子中,挑选了几个学的还行的学生,跟随船队一起去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看病。

    同时,马林还特地从留在本土的泰勒教出来的20名擅长忽悠的教士里,抽调了三人,分别去格林纳达、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三处地方,修建教堂,帮当地百姓布道讲经,顺便洗洗脑,免得殖民地闹出自立的想法……

    准备好一切后,12艘船,载着800移民、100头牛,以及大量的粮食和生活物资,兵分两路,分别前往格林纳达、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

    虽然是三处殖民地,但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是一路的。两个岛屿靠的也比较近,去的船只,走的是北大西洋航线,也就是亚美利哥回来时的那条路。

    而格林纳达那边,则是单走一条航线,走的是哥伦布之前探索下来的航线。也就是先顺着加那利寒流南下,抵达加那利群岛稍作补给后,继续南下,再顺着赤道补偿流和东风,一路向西,抵达向风群岛。

    而且,在加那利群岛上,马林早就派人在那儿购买了很多甘蔗苗,并购买了一批原本西班牙人控制的在甘蔗园劳动的摩尔人奴隶。

    这些懂得种植甘蔗的摩尔人奴隶,抵达格林纳达后,就会在移民的帮助下,开垦荒地,把那些甘蔗苗给种上。然后,马林就可以安心等待格林纳达成为蔗糖产地了……

    此外,马林还让格林纳达的移民和北美双岛的移民,各自带了一袋大豆,过去尝试种植。这些大豆,都是哥伦布和德拉卡之前在印度购买的。格林纳达气候炎热,类似印度,种植大豆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北美双岛马林就不敢保证了。毕竟,这是印度的大豆品种,能适合热带气候,未必适合北美气候。但若是在北美双岛种植成功了,那才是莫大的惊喜。

    毕竟,北美土地广袤,而且离欧洲很近。要是大豆产地在北美,那么运输回欧洲,会很方便。要是大豆产地在格林纳达,运输时间就太长了点……

    要知道,大豆可是近代骑兵的标配战马饲料。近代骑兵,基本上每匹战马脖子上都有一个褡裢,里面装着一二十斤炒黄豆。每当战马奔跑累了,骑兵就会抓出一把炒黄豆,给战马补补……

    马林立志要建立庞大的骑兵部队,自然要注意战马饲料的种植。可惜的是,欧洲纬度高,夏季温度也偏低,加上处于“小冰河世纪”,不适合种植大豆(南欧倒是适合)。即使到了后世,英国和德国也不种大豆,基本从美国进口。

    北美双岛的纬度,大约和京津一带差不多,大约是适合种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