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王府叙话(第1/2页)  我是皇帝萌萌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府叙话

    “听我的一些见解?嘿嘿,老柴啊!咱们可别闹了,我要是有见解的话早就投军了。何必每天都担心误人子弟呢!所以叙旧便挺好,至于见解咱们还是别说这话了!”叶风心道,自己哪来的见解呢?不过这人应该是接近中枢的人物,否则怎么知道自己打仗了呢?当然了,不接近中枢,也不能和赵大赵普走在一起。

    “哈哈哈,你小子不实在啊!远的咱们就不说了,就说前些时隆州外的那场大战吧。五千对三万,而且还是三万契丹兵。你不是带人打下来了!还说不知兵?”

    “那天你是不在,所以不知道当时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是咱们打下来了。而是契丹人发现自己被骗了,所以斗志不足,也不想打,这样咱们才钻了空子。对于这点我也同张远等人说了。不然真当辽军是纸糊面捏的,那日后怕是就要吃亏了。”

    “能够理智地对待胜利,旁的不说,这个就很好。不过你说的被骗了又是怎么个话?”

    “我的一种感觉吧,具体的还真说不好。”

    “又不是非叫你说出什么来。能看出什么就说什么。”老柴豪气地摆摆手。

    “那我就说几句吧,当日我正一路追杀色鬼。正好遇见大军行进,便被张远叫住了,我这才知道大军出征北汉”

    “北汉?”

    “就是咱们北面的那个后汉老刘家!”

    “哦,这样啊,那你继续。”

    “当时张远说辽军绕路袭击咱们后路。可他们为什么不去吊着主力呢?还有他们是怎么知道咱们中军的位置呢?原本这只有五千人的急行精锐。而且距离隆州已经不远了。只要进了隆州,依照辽军的攻城能力,中军进隆州就算到家了。可他们还是追袭来了。而且时间拿捏的非常好,遭遇战的位置是中军进不去隆州,援兵短时间还到不了。而一旦辽军采用吊着打的方法,且战且近,等隆州救援一出,他们利用步兵缠住中军和援军,而骑兵突袭隆州。一旦隆州失守,关门捉贼!所以看着辽军突进是放了块肥肉,可他们真要是把隆州拿下了,再守住宪州,那咱们的人便都在汾水以西了吧!”

    “小兄弟说的不错,可问题是,即便咱们的人被关在汾水西面,那辽军想吃掉也难吧?”

    “难吃是肯定的,可就怕他们逼迫北汉出兵。老刘家为了取得辽人的支持,无奈之下怕是就会同咱们硬拼。而辽军只要需要看着,再伺机而动便成了。北汉胜他们高兴,败了也无所谓,如果是两败俱伤他们便最开心了。从隆州出兵,沿着汾水他们可以直取太原了。一旦太原到了辽人手中,怕是就和燕云十六州差不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你说辽人会窥视后汉?”

    “那谁能说清呢?不过此时辽国的皇帝据说不错,行事从不拘泥,所以他能做出什么事情来都是正常的。”

    “嗯,若是按你来说,辽人之所以能准确地抓住咱们的中军,是有人给他们提供情报?”

    “差不多吧!中间不是也发生了刺杀事件吗,辽军中的一人,不顾他们的主将安危,直接偷袭咱们的军师主簿,一旦行军机密丢失,那接下来的仗可就好打了。可惜辽军不知道咱们中军的重要性,否则全军进行牵制,那么咱们的中军和五千人马必丢其一。这样说来倒是应该感谢那个偷袭的,没他,辽军不会觉得自己上当了。”

    听到这,老柴明白叶风说的意思。他说中军其实就是赵官家,的确,一旦赵官家有个闪失,那此时,前够不着头儿,后够不到尾儿,短时间内怕是无力再征了。而这样一来,当日刺杀之人的身份可就多了,除了不是辽军的,是那方的都有可能。想到这,老柴问道,“小兄弟说说那日的刺客应该是哪方面的呢?”

    “不是辽的,不是汉的,不是唐的蜀的,最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