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一章、软肋(第2/2页)  庶门风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父亲疼,生母又是没什么见识的丫鬟,所以老太太把这些庶出的第四代聚拢在她身边,她亲自守着,正好也解了她的寂寞,算是一举两得。

    端午过后,周海生去庄子里巡视了一番,回来给颜彦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说是今年大旱,小麦减产成必然,明庄还好,有一条河,影响不是特别大,可别的庄子里就难说了。

    好在周海生说今年前往明庄赏花的人比较多,这一块的进账比以往要多,再加上那些果树的收益,应该能抵得上小麦的减产。

    哪知颜彦刚放下这事,陆呦又收到了周禄的亲笔信,也说是契丹也大旱,粮食减产,能否出售十万石粮食给他们,以备急需。

    陆呦把信拿给颜彦看了,颜彦思考后,让他把信拿去给皇上看看,先问问皇上的意思,因为从她个人来说,她是决计筹不出这十万石粮食的。

    当然了,颜彦也清楚李琮也筹不出,不过她倒是有一个主意,她想做这笔生意,大周筹不出这笔粮食,但大周的山薯未必筹不出十万石,不说别的,京城附近,光颜彦一家就种了上千亩地,而且这东西产量高,亩产基本千斤以上,好的甚至能达到二千斤。

    此外,颜彦还有一个主意,想从南越或大理那边去采购点粮食,正好,这段时期她收购了不少精美的刺绣和丝绸以及瓷器,她打算用这些去南越和大理换些粮食和药材来卖给辽国,最后再从辽国换取点名贵药材、皮草什么的。

    左右颜彦的船可以交付一半了,她想先从内陆海试试,为以后开辟外海航线积攒点经验。

    这条建议被李琮接受了,但有一点,他不赞成把大周的山薯卖给辽国,因为真遇上大荒年,山薯也是可以救命的粮食。

    可不管怎么说,颜彦是得到李琮的许可,于是,她命周海生去庄子里抽出了一百来个懂水性的十八到三十岁的男子,这些男子是开春时就挑好的,且这段时间一直在训练水性,这一百个人组成了个商队,领头的是周海生,保镖是大江四个,同时也带了些防身的小型十字弩和火药,他们拉着五十辆骡车南下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