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5(第2/4页)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投奔耽罗府也有了一段时间,两兄弟领兵代替李焦驻在复州水城后一直表现尚可,在睚眦军建立后方凯手上又实在无人可用,所以干脆就让尚可喜领了一个团。

    兄弟俩一个在水军,一个在左军,反而不会有什么交集。

    在荷兰人走后,方凯开始在台湾岛上建立民政机构,在荷兰人刚刚投降后方凯就让人给李越带信,让他把徐太拙派来。

    虽然这厮依旧对耽罗府的认同感远比不上其他李越,甚至连孙家三兄弟都不如,说不定把台湾交给徐太拙,这厮能给大明朝廷上封信直接给献上去,不过好在徐太拙来了也只能管到民政,根本插手不了军务,插手不到军务那就压根没可能掌控台湾岛,所以相比之下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台湾岛虽然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在东吴时就有国人扬帆到这里安家,到了大明更是被以冠名大员岛沿用至今,在明末国力衰弱后才被东印度公司占领而成为殖民地,但真正的建立行政机构是在几十年后郑成功驱赶走荷兰殖民者后建立的郑氏,郑氏奉明为正统,这才让台湾与中国密不可分,之后的清朝统治者在台湾建府确定了台湾的地位。

    虽然方凯并不认同通古拉斯野人的野蛮,但同样的,女真人入关百年后已经逐渐被汉化,让诸多历史上容易被有心人发现争议的领土反而是女真人确定了地位,这也是女真人唯一做的比大明好的地方。

    大员岛是台湾的旧称,但在这个时代统称还是大员岛,台湾这个名称已经开始出现,但流传不广,直到明忘后才开始叫开,方凯为了方便起见,就直接将大员岛改为台湾岛,日后也喊得方便点。

    方凯是月上旬攻下了台湾岛的,一万五千上、水二军七月中旬从耽罗岛出发,花了几天时间到了这,然后又是迅速围了普罗民遮城,全灭了荷兰人的援军,围着热兰遮堡和荷兰人耗了大半月,直到最后耗光了耐心从船上搬了几十门火炮一阵猛轰,这才把热兰遮堡的城门轰开了。

    从七月中岛月上旬,时间上就过了大半个月,这还是耽罗府打的是速战,几乎都是趁着荷兰人没反应过来前下手,要不然光是拔掉台湾岛上的诸多荷兰人的堡垒就要花上几个月。

    这个时代可没有高速公路可以供火炮从这迁到那,即使寇非林火炮的体积较但也是相比红衣大炮来说,更别提上百门火炮在台湾岛绕上一圈,花个大半年时间也未必能挨个把荷兰人的堡垒都轰开来。

    崇祯年月末,徐太拙姗姗来迟,随之带来的还有耽罗府这几年毕业的新晋学子,共计二百三十一人。

    耽罗岛由费尔南多主持的大学已经有了几个年头,方凯的初衷只是建设一所基础学校让人学习西方知识,大学本身更是在费尔南多的教堂基础上进行的扩建,前期只有孙元化、孙家三个儿子、费尔南多,还有几个几个勉强认识字的武人如耿仲明等人充数,之后才在费尔南多的坚持下从澳门招聘来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作为老师,费尔南多辞去了校长的身份,开始在岛上建造教堂一心收纳信徒,方凯也如约给他盖了新的教堂,原先的就充作大学的校址。

    自此耽罗府大学开始逐渐完善,这所勉强称得上东方第一所西式学校的大学开始走入正轨,耽罗府这几年的扩大,民政人才大多数从这所大学里走出来,也因此,政衙和兵衙里充斥着的都是从耽罗府大学出来的学子。

    这次方凯打算把台湾建成大后方,大学自然也要迁过来,徐太拙带过来的只是一部分今年将完成学业的学子,用来充斥在台湾岛建设的新的民政机构,剩下还有上千人还留在耽罗府的校舍,在新的校址确定后就会整体迁过来。

    在耽罗岛上的政衙下辖的工厂也要迁过来,用来打通在大明以及西方的贸易,相比起耽罗岛这几年的发展,台湾岛称得上百废待兴,这里虽然不会作为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