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3(第2/4页)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力再进进犯,朝廷里也开始论功行赏。

    崇祯下令赏赐曹化淳彩币若干,而守备京师之功却不但没赏给功劳最大的卢象升,反而是毫无关系的张国元、曹化淳得以厚赏,以此可见崇祯识人却不会用人。

    总之,崇祯的麻烦就从来没断过,刚刚安抚了流贼局势,往往关外的鞑子就会叩关,等调兵遣将赶走了鞑子,乡野流贼势必复起,这已经成了惯例,再平常不过。

    冬天到了,离着开春也不远了,来年的方凯在军事上新的打算,如今麾下步卒北斗,武曲,廉贞,文曲,禄存,巨门,贪狼,破军八军共计有兵卒四万三千人,北斗军另有水师三千人等,水军半年来重新扩编的睚眦、囚牛两军一万八千人等,共计有兵将六万四千人,比起大明和关外的女真鞑子自然是少上不少。

    明军与女真鞑子一样,都是动则数十万兵,比如这次杨嗣昌的十面埋伏,光朝廷增兵就多达十四万,各地兵马加起来,足有二三十万。

    不过比起前两年进攻一次鞑子就要倾巢而出的三四万兵卒,家中不留一兵一卒来说,至少是翻了一番。

    方凯正打算来年开春进攻女真鞑子,结果还没等兵衙拿出方案,远在复州的孙元化就传回了消息,让这个计划不得不提前。

    已经登基称帝的清帝皇太极正在调集各地兵马,加上多尔衮所部至少有七八万人,兵锋却并非针对大明,而是其所在的腹地,既耽罗府所占据的复州、金州、旅顺一线。

    另一个可能就是进攻朝鲜,不管是进攻哪一方,毫无疑问,这都对于耽罗府来说有害无益,朝鲜在鞑子未称帝前就口头上臣服,但那仅限于口头,在皇太极登基后,朝鲜作为明国的属国,拒不承认清国的宗主权。

    所以方凯迅速让赵孟所属武曲营收拾行装,三天之内前往复州,总之,不管皇太极是攻打朝鲜还是攻打复州,那毫无疑问都是个机会。

    皇太极攻打朝鲜,则己方可以趁势袭击鞑子的腹地,如若攻打复州,则现如今复州孙元化所属的兵马还太少,加上新近扩编的囚牛水师三个营,也只有九个营两万七千人,再加一个北斗军所属的炮兵营,共计三万人而已。

    抵挡皇太极倾国之力十余万人根本不够,所以这样一来,调动武曲军北上增援就是势在必行。

    所以方凯不得不在仅仅安稳了两个多月就从新开始征程,在留下廉贞军一个营看家以及扩编,方凯随即领着武曲军三个营和北斗军一个亲兵营,再加一个水师营一万五千人从承天府出发,前往复州。

    中途在皮岛停下补充,一万五千大军直到十一月底才到达复州水城,复州水城在尚可义的巨门军的治下,三个营中的一个守着旅顺和金州,剩下的两个则守在复州水城,作为复州城里李焦与孙元化的援军,也是互为犄角。

    如此一来,即使不算上陆战中没什么用的囚牛三营,北斗一营的四营水师,新带来的四营步卒加上李焦部和尚可义部以及炮兵营一部,兵力也达到了十一个营四个军三万三千人之多。

    虽说比起鞑子动则十数万比起来是少了一截,但也仅此而已,女真人即使是出动大军十万,其中真正的八旗想来连三成都不足,与己方大致相当,剩下的数万人多是掺杂的女真汉军,以及蒙古人多一些,加起来六七万顶天了,所谓十万大军也只是个噱头而已,不过即使如此,六七万人比起方凯能拿得出手的三万三千人,这也有着足足两倍的差距。

    当日既加鞭快马赶到了复州城,孙元化早已等候多时。

    孙元化一直代表方凯驻守复州城,有守城发号指令之权,而无统兵之权,所指挥的兵卒都是李焦、尚可义两人的破军和巨门二军。

    孙元化的身份就相当于督抚,可以发号施令,但不能下令违反了初衷的事,用以顾全全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