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卫所?(第3/4页)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忘了已经问过第四次了,兴许是想的太多了。

    如果仔细算算,他方凯实际上只离开了陆地五个多月,离开大明时间长了点,可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六个月。

    六个月前刚从登州港跑到朝鲜义州的方凯还基本没什么根基,这个时候了,方凯好歹能凑齐上万人的青壮了。

    能够航海的福船也破了两位数了,指挥的动的人手满打满算四万有余,即使这四万人连铁器都装备不全。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不如当初离开大明时候那般寒酸。

    至于答应孔有德的船只,虽然还没凑齐二十余艘,但十余艘是有了,眼下孔有德形势越发危机,方凯对他来说也就越发重要,他不敢动方凯,因为这是唯一的退路。

    一来二去,至少在山东境内方凯还是安全的。

    孔有德也知道现下方凯等人占了朝鲜的济州岛,算是割据一方的人物,这个消息是耿仲明派人拉拢李九成和毛承禄时透露出去的。

    因为李九成父子想去投靠后金,他们理所当然就要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孔有德,少不得批判一些,把方凯和耿仲明贬低的一塌糊涂。

    孔有德本身的倾向也是投靠后金女真,毕竟,女真人的实力摆在那,那压根不是方凯这等‘海寇’可以比的。

    方凯望着海岸,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但那总归是想法,此时的方凯也不再是一年前的那个满脑子幻想的小子,这一年的经历虽然还算顺风顺水,但是挫折总归也有,过了一道坎就多个心眼,一年到头,几次从生生死死爬出来。

    看似到最后化险为夷,应付的轻松自如,可其中艰辛,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

    “方大人,您,不是辽东人吧?”老舵手小心翼翼的问道,另一手也没空着,该干什么干什么,总是把握着福船的方向。

    方凯一怔,愣在那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家在哪?上辈子是在一座沿海小城,除了人口,经济cgdp哪个都不能和大点的城市比,至于这一世,方凯压根就没继承这副身体的记忆,自然也就不存在自己哪里人的说法。

    “很远。”方凯淡淡的说道,间接的告诉老舵手,他的确不是辽东人。

    “大人的口音不像是辽东的,呵呵。”老舵手笑呵呵的道,然后继续说道:“岛上辽东人多一些,所以才问问大人是不是辽东人。”

    老舵手是山东莱州人,只是世代都是大明的军户,平日里都住在水军自己的卫所里,老家也就从出生开始就没回过。

    “唉,这些年卫所里的兵不知道能跑了多少。”老舵手发了声感慨,他算是逃出了那座囚牢,至少出来后还有饭吃,饿不死。

    至于其他人,这些年大明的财政问题不小,这军饷也就来一半少一半的,再加上地方官员和领兵将领的层层克扣,几乎都到不了卫所得兵丁手上。

    纵然水师要好一些,毕竟这些战船是需要维护的,地方官员想隐瞒都隐瞒不了,所以上头给的饷银至少能到十之一二。

    所以水师的日子也要比寻常卫所要好一些,至少丰收年间是饿不死人的。

    “大明卫所?”方凯愕然想起这个曾经大明军队的军制,大明卫所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产物,明太祖在时为了避免前朝的弊病,以及节省国家财政进行的一场军事改革。

    用通俗话讲,这种改革类似于将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全面铺开,在大明上下统一推行,这些卫所的百户c千户也由世代继承,大明朝廷是不管的,并且给予这些卫所各种政策上的优待。

    这样的作用就是为了节省军费,作用很明显,从大明开国一直到嘉靖年间,卫所兵卒都占着大明军队的全部,也为大明节省了数百年的军费,直到嘉靖年间的沿海倭寇横行,此时的卫所兵丁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