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五章 视觉疲劳(第2/2页)  北宋小商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能刷存在感和好感度。

    比如此刻校工们正在搬运的米粮,就是杭州府的吴老板运来的。

    前些天在运河边巧遇大司农,却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承诺。

    得知大司农最近这几天果然是混在义学当中之后,就想着再来拜访一趟,但也不能空着双手过来。

    于是这两天紧急调配人手,凑了整整五百石的米粮运来义学。

    当王浩走出食堂后门,来到院外的那条山道上的时候,正好看到吴老板正在指挥着工人搬运米粮。

    发现自己的善举果然又被大司农撞了个正着,吴老板的脸上简直要笑开了花了。

    “吴老板辛苦了呀。”

    既然撞见了,也就不能再卖关子了,再说这钱庄的最佳人选,本来就是这个钱塘首富。

    “哪里哪里,大司农才真的辛苦,日理万机,却仍抽出宝贵的时间,关心这义学中的善事,当真吾辈楷模呀,吴某不过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当不得夸奖,当不得当不得。”

    这五百石米粮,花的也太值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想要做成钱庄这样的大生意,往官府打点钱,别说这区区几百贯钱的米粮,就算是再加上十倍,估计人家官老爷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哪像现在,不过是捐了五百石粮食,就能获得大司农的极大好感。

    这也是另一个众商贾们喜欢跟市舶司的官员们打交道的原因。

    几乎没有后门可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大家全凭规矩做事,完全的公平竞争。

    唯一能得到市舶司关照的地方,也就是商贾在各自所在州府义学中的那什么爱心值。

    善心不分大小,排名不分先后,说是这样说的,但谁都知道,在义学中堂那块爱心榜上,首善者的名字,明显是要大一号的,还被放在最上面。

    花几百贯钱往义学送上半年米粮,就在市舶司能得到一个专用的客户室,和一个专业的市舶司客户经理,协助装船卸货仓储报关等等一系列的专业服务。

    这简直太划算了,由市舶司的专业人才帮忙,能省去很多很多事情。

    但是有一点,那就是绝对不能私下贿赂市舶司官员,太府寺的清廉之名在众商贾之间都是心知肚明的,只要讲规矩,就绝对不会遭到刁难。

    然而有个别商贾,可能是受以往观念的影响,仍暗中向一些市舶司的官员以厚礼相赠。

    最后得到的,却是停业整顿三个月,码头仓库里的准备启运的货物,也一并给查封了。

    还要商贾准备那什么财务报表,交由市舶司的专业官员清查账目,那些人清查假账的水平,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任凭你做得再圆满的假账,也会让你无所遁行。

    行贿的商贾,即便是捱过了市舶司的查账,也会被列入一份叫做黑名单的册子。

    那污名,几乎要伴随你以后的日子。

    于是,通过几次典型案例之后,就再也没有商贾试图走市舶司的后门了。

    其实这也是商贾们愿意看到的局面,一切生意摆到明面上之后,除去了以往必须准备的一份打点费用,甚至不得不分出去的干股,收入其实是大大的增加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