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六章 物价飞涨(第2/2页)  北宋小商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是赵老大本人,还是朝中诸位大臣,他们都把国库里的钱也当成了钱,当成一种与百姓商贾手中毫无区别的流通货币,所以他们的心态,也如寻常百姓商贾一般,总是以为国库里的存银越多越好,越多就越觉得安心,正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嘛。

    而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在王浩看来,百姓商贾手中的钱,的确是真正意义上的钱,但国库中的钱,严格来说,并不是钱,而是一种平衡矛盾的媒介,或者说是一种应对危机的工具而已。

    在他们传统的观念中,钱就是用来买东西的,除此之外,别无他用,因此,努力往国库中堆钱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比如天灾,比如人祸,当天灾人祸到来的时候,国库里的钱就能化解这些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此,国家才能安定。

    这想法当然没错,然而仅仅把钱当成是一种预防危机的储备使用,显然有些太单一了,完全没有发挥货币的更大用途。

    货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仅仅是预防危机的储备,还可以是一种战争的储备,一种外交的手段,一件比刀枪剑戟更犀利的杀人武器,一把扼住他国命脉的铁钳。一颗威力无比巨大的炸弹。

    兵书有云,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这货比,一石运用好了,正是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手段。

    尽管目前的经济构成比较单一,比较落后,但也正因为如此,玩起来才更得心应手呀,王浩知道,经过这将近一年的运筹,辽国那边的经济形势,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泡沫阶段,物价飞涨,物资紧缺,又有他们自己搞出来的假冒伪劣交子从中作祟,差不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从最近辽国边境不断有巡查出没,严防有人暗中向宋国出售物资的举措就能看得出来,他们已经有所防范了。

    本来国内的物资就已经很紧缺,还不断有人为了谋取厚利,把稀缺的资源出售给敌国,这是在绝自己的后路,他们当然也知道,宋国的这种做法显然没安好心,放着自己家里便宜的东西不去买,而来买辽国的天价货,明显是故意而为之的。

    包括那些辽国的走私商贾,心里更是清楚,这些与他们买卖的宋人,背后绝对有官府的影子。

    但是架不住重利的诱惑,高于市价三成的收购价格,还能从中买到一些国内稀缺的货物,一趟走私买卖下来,所得利润,让人眼红,于是卖起来也就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了,不受约束的商贾,卖起国来就是这么的干脆,毫无下限可言。

    再者由于辽国边境的防范向来松散,加上很多地界受部落领主自治,又所有贪图重利之人,所以他们的管控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

    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境内的物资日益短缺,物价不断上扬,应该是差不多又到了遣使入宋,向宋国的大司农再启和谈之议的时候来吧。

    所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放松,那一百万贯钱必须批出去。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