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6章 夫复何言(第1/1页)  策行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还没到三月,建业却已经闻到了春的气息,紫金山上柳条吐苞,嫩绿如烟,山谷间野花绽放,生机勃勃。鸟儿在树中鸣唱,蝴蝶在花间乱飞,一只只巨大的纸鸢被一根根细不细见的线牵引着,迎风高飞,引起一阵阵的欢声笑语。

    “建业的春天真美。”诸葛亮一声轻叹。今年正好二十岁的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一身白色春衫,一路上不知吸引了多少少女的目光。即使与孙策站在一起,他也毫不逊色。

    “荆南不美?我觉得洞庭湖就不错。”孙策笑道:“还是你的眼中只看到了香草美人?”

    “荆南也美,只是没时间看。”诸葛亮笑了两声,又道:“或许荆南风光毕竟不与琅琊同,我感受没有大王那么深。”

    “巧言佞色,明明是你自己无趣,偏说什么家乡好。”孙策耸耸肩,哈哈一笑,又语重心长的说道:“孔明,你还年轻,路很长,不,行万里路,重要的不是终点在哪里,而是沿途的风景。”

    “喏,臣受教。”诸葛亮拱手施礼。

    两人向前走去,他们身高腿长,渐渐与后面的人拉开了距离。虎士们散在四周,隐在树石之后,也不影响他们的谈话。两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向前走,渐渐来到山了?”

    诸葛亮道:“大王已经告诉了臣答案,臣再说,有取巧之嫌。”

    孙策微怔,随即恍然,又有些后悔。诸葛亮和陆议是好友,很谈得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竞争,陆议还好,诸葛亮却比较在意这件事。毕竟陆议比他小两岁,却有着他无法企及的机遇。陆议虽然不争,但处处占优,现在又立下奇功。诸葛亮知道了,只怕心里更急。

    孙策沉吟良久,说道:“孔明,你和伯言交好,可曾分析过你们二人的优劣?”

    诸葛亮躬身施礼。“请大王指迷。”

    “伯言近儒,你近法。”

    诸葛亮眨眨眼睛,面色平静。一旁的杨仪脸色却有些紧张。孙策转身,静静地看着诸葛亮,接着说道:“伯言有慧,你有智。智可及,慧不可及。”

    刹那间,诸葛亮屏住了呼吸,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悄悄地吐了出来,躬身道:“大王所言甚是,臣也自觉天赋不如伯言,故而只能努力。”

    孙策摆摆手,示意诸葛亮不要急。“我还没说完。”

    “臣失礼,死罪,死罪。”

    “正因为慧不可及,所以很难学,能不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全看运气。而他们能不能一展才华,有时候也要看运气。如果能在合适的时机出现,他们就是夜空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出现,他们就是白天出现的流星。”

    “白……天?”杨仪惊讶不已,眼睛瞪得溜圆,忍不住问了一句。“大王,白天还有流星?”

    孙策瞅了他一眼,没理他。诸葛亮也笑了,原本有些紧绷的面容松弛了一些,给杨仪递了个眼神,示意他不要说话。杨仪自知失言,讪讪地笑了笑,闭上了嘴巴。

    孙策接着说道:“正因为智可及,才可以教,才可以学,教导得当,不仅可以教出更多的智者,还可以将他们的功业传承下去,一代人一代人的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诸葛亮眉心微蹙,认真的想了一会儿,向后退了一步,深施一礼。“多谢大王指点,臣将铭记终生,须臾不敢忘。”

    孙策伸手扶起诸葛亮。“孔明,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急,慢慢来。”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