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7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2/3页)  策行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备案,很快就会送来。孙策坐起,看看郭嘉,郭嘉会意,起告辞,赶回军师处了解况。

    甘宁之前有消息来,说与太史慈等人商议,决定大范围游击作战,牵制冀州、幽州,按照时间计算,他现在应该到了幽州,能否敲山震虎,吸引袁谭、刘备的注意力,对接下来的战事非常重要。他在冀北的战事虽然成绩不错,意义却不大,水师孤军深入只能是偶然事件,一旦有了防备,再想重施故技就难了。相比之下,对幽州的攻击要可行得多。

    ——

    军师处很快走完了相关程序,将甘宁的军报送到了孙策面前。

    了解完甘宁与关羽交战的经过,孙策很满意,甚至是松了一口气。甘宁见好就收,没有冒险冲击关羽的大营,表明甘宁虽然粗勇好杀,却并非鲁莽之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对于独领一部的水师督来说,这比勇猛更难得。

    步骘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他接应甘宁的部署不仅得到了甘宁的欣赏,也让孙策很意外。虽说其中不可避免的有算计的成份,大局观还是有的。有他做副将,孙策可以对甘宁放心了。

    让孙策意外的还有一点:关羽居然能沉得住气,没有派兵追杀甘宁,看来这两年心也沉稳多了。年过不惑,不再是那个血上头就不管不顾的愤青。

    军师处很快做出方案:考虑到满宠等人即将对兖州发起进攻,甘宁最好能进入黄河,与徐盛配合,截断兖州与冀州的联络,形成对兖州的包围,并对冀州施加压力,让袁谭不能安心秋收。如果机会合适,再沿河上岸扰,毁掉一部分庄稼,破坏冀州的经济。

    甘宁的水师中有装备巨型抛石机和强弩的楼船,攻击力还是很强的,普通庄园根本挡不住他。

    军师处又提出了动员黑山军下山的方案。袁谭将兵力集中在东部,西部兵力空虚,从河内到常山、中山,都是黑山军可以攻击的目标,就算是抢收一些庄稼也是好的,躲在山里有什么出息。

    随后,孙策叫来了朱桓,派他领五校共一万中军,赶往豫州,与阎行、陈到等人会合后,居中调度对兖州的攻势。陆议将作为他的副将,兼任军谋。

    朱桓喜出望外,躬领命。

    孙策打量了朱桓很久。“你回去准备一个方略,接受军师处的质询,尽可能一次通过。”

    朱桓眼神微闪,一口答应。他知道,孙策这么久一直没有让他独领一部,不是怀疑他的忠诚和能力,而是对他的脾气不太放心,担心他不够稳重,担当不了如此重任,这才冷藏了他几年。如今机会来了,他自然不能放过,不仅要一次通过军师处的质询,而且要拿一个好成绩,不能让孙策失望。

    看着朱桓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孙策捻着手指,轻轻地吁了一口气,有些无奈。

    盛夏出兵,对任何一个将领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比秋季出兵要麻烦得多。

    天气炎,雨水又多,晴天的时候晒得铁甲发烫,浑是汗,下雨的时候又到处是雨,行军困难,如果防范不当,水土不服,引发疾疫,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孙策将这个任务交给朱桓,就是对他的一个考验。他不仅要考虑如何作战,还要考虑防止各种意外出现,行军路线要尽可能的短,避开沼泽地,适合大军驻扎,物资运送要方便,减少不必要的消息,粮食、军械、药物,一样也不能少,尤其是药物,各种药都要备齐,以防不测,等出了事再找药就来不及了。

    统领万人作战,几乎上是考验一个将领能不能独当一面的标尺。九督之中,目前能统领万人以上的只有周瑜、太史慈、黄忠和沈友四人,最多再加上刚刚在弘农建功的鲁肃。实际上鲁肃取弘农时,直接指挥的兵力并没有超过万人,协助他作战的还是吕蒙、蒋钦、徐盛这样的老手。

    培养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