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7章 折服(第2/3页)  策行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陛下死了,他却全身而退。”

    荀彧无言以对。他也对刘晔有意见,但他不能当着刘和的面说。郭嘉已经提醒过他,孙策首先重用的是江东系,然后会是江淮系,刘晔作为江淮人,又与鲁肃相交莫逆,重新起用几乎是必然的事。刘和对刘晔怀恨在心并非好事。以刘晔的心计,刘和不仅伤不了他,反倒可能自取其咎。

    见荀彧不说话,刘和忽然有些不安,连忙解释道:“令君,我没有怪你的意思,你千万不要误会。”

    荀彧摆摆手,苦笑道:“长公主,陛下英年早逝,我和刘晔都有责任。现在想想,我们都不清楚对手的实力,就和挖山的愚公一般,看似坚忍,其实愚昧,要想成功,只能寄希望于上苍的垂怜。很可惜,上苍已经抛弃了大汉。”

    “大汉……真的天命已终?”

    荀彧点点头,想到刚刚和孙策见面的经过,由衷地一声轻叹。“这是天意,非人力可违。比起刘晔的不自量力,我的失误更大。如果能对新政多一分了解,知道双方的实力差距居然大到这个地步,我绝不会同意陛下出关迎战,至少不是现在。”

    刘和叹了一口气。“令君,没用的,他不试一试,怎么会甘心呢。战场毕竟是战场,胜负并不完全取决于实力,他心有执念,绝不会因为双方实力悬殊就会放弃,只会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

    荀彧苦笑。到底是相依为命的姊弟,刘和虽然不算聪明,对刘协的性格却一清二楚。她说得对,就算刘协知道孙策的真正实力,他也不会放弃的,现在这个结果几乎是必然的。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活着的人更应该着眼于将来。

    将来会更好,如凤凰般浴火重生的华夏衣冠将恩泽四海,德化天下,只可惜先帝看不到了。

    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

    荀彧的眼角有一点泪光闪过。

    两人沉默以对。不知不觉,马车缓缓停下,有人拉开了车门。荀彧转头一看,陈群站在车前,躬身向刘和施礼。“长公主,有劳了。”

    “无妨。”刘和起身,向陈群致意,伸手来扶荀彧。荀彧起身,搭着陈群的手下了车,刘和再次道别,关上车门,马车缓缓驶去。

    陈群闻着浓烈的酒气,颇有些惊讶。荀彧不嗜酒,今天又是去见孙策,纵使饮酒也会很克制,怎么会喝成这样,连脚步都有些虚浮了。他什么也没说,扶着荀彧进了门,刚到中庭,荀文倩就迎了过来,见荀彧这般模样,吃了一惊。

    “阿翁,是谁逼迫你了,喝成这样?”

    “没有人逼我,是我自己喝的。”荀彧扬了扬手臂,轻轻推开陈群,尽力稳住脚步,缓缓向堂上走去。走了两步,他又转过身,歪着头,目光在陈群脸上停了片刻,又落在女儿脸上。“可有好茶?”

    “有……”

    “去煮些来。长文,你过来,我们说说话。今天与大王一席谈,感慨良多,本当秉烛夜谈,奈何郭奉孝有急事求见,未能尽兴。”

    陈群心中一动,给荀文倩使了个眼色。荀文倩也是个聪明人,听出了其中的蹊跷,转身去准备茶水。陈群与荀彧上了堂,各自落座。荀彧有些过量,腿脚不听使唤,不能正坐。陈群便取来凭几,让他斜靠在上面,又取来薄毯,盖住他的脚,免得失仪。

    “长文,你从小熟读儒门经籍,可知儒门最大的问题在哪儿?”

    “请阿翁指点。”

    “厚古薄今。”

    陈群既不附和,也不反驳,只是静静的“哦”了一声,有些意外。他为孙策效力以来,这样的言论听得太多了,可是从荀彧嘴里听出来,多少有些意外。

    “不以为然?”荀彧斜睨着陈群,嘴角轻挑。“这也不怪你,儒门重师法、家法,圣人之一字不轻易,圣人之言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