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4章 五事七计(第2/3页)  策行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么是背地里下了功夫,要么就是两年前的印象犹在。

    见孙权画完,郭嘉说道:“谁能有补充的?”

    孙翊摇摇头,表示没有要补充的。郭嘉又问朱然,朱然也摇头。孙权画得很周全,几乎没有需要补充的。郭嘉又让他们来补上主要地形,这次孙翊没有推辞,上前画出重要的河流和山脉。等他画完,郭嘉问孙权道:“你有没有要补充的?”

    孙权有些明白了郭嘉的意思,很认真的想了想,从孙翊手中接过木棍,补了两个孙翊遗漏的细节,孙策更加惊讶。孙翊天天在他身边,最近又多次旁听他们讨论天下大势,居然不如孙权记得清楚,固然和他年纪小有关,却也是天性所致。孙翊好武事,心却不够细,粗心大意的毛病一直都有,说到底,他更适合做斗将,谋略方面总之天赋有限。

    见孙权正准备退出地图,孙策提醒道:“仲谋,再仔细想想,不要急。”

    孙权一愣,随即用力的点点头。他仔细想了想,然后在地图的东侧、南侧画了一片波浪线,又将北部边疆的线往上延伸了一段,最后在地图的西侧写了两个字:大秦。

    孙策笑着点点头。“知不知道怎么才能去大秦?”

    “呃……”孙权沉吟片刻,在西域画了一条线,又沿着海边画了一条线。虽然画得很简略,和实际的地理也相去甚远,却清晰地表明他已经认识到海路也可以到达大秦。

    孙策和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的笑了。他指指身边的位置,示意孙权和孙翊共坐一席。孙权很兴奋,却保持着矜持,在孙翊身边坐下。孙翊拱了拱他的肩膀,挑起大拇指。

    “画得好。”孙翊附在孙权耳边说道:“这两年下了不少功夫吧?”

    “呃,也没下什么功夫,听张府君讲了一些,便记住了。”

    孙策看了孙权一眼。“阿翊,你要多向仲谋学习,改改你这粗枝大叶的毛病。”

    孙翊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孙权躬身致礼。“多谢大兄谬赞。三弟年幼,等他再年长些,自然会好的。”

    郭嘉拍拍手。“哪个读过《孙子兵法》,知道五事七计?”

    孙尚香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五事者,道、天、地、将、法也。七计者,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五事七计以道为首,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

    “这五事七计中,还缺了些什么?”

    几个孩子面面相觑,都不敢轻易回答,就连一旁的朱然都没敢吭声。五事七计是孙子兵法第一卷,几乎学习兵法的人都要背,孙子是兵圣,在武人的心目中等同于儒生心目中的孔子,从来只有道:“五事七计里虽然没有粮食,可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吃的,就算有百万雄师又有何用?”

    郭嘉看看其他人。“你们觉得她说得对不对?”

    “嗯,我觉得是对的。”孙尚香老成横秋的说道:“我这个新军师还是很有天赋的。”

    “没错,我也觉得你这个军师很有天赋。接下来,我们算一道题,假如我们要将一个步卒送到千里之外征战,为时一年,需要多少粮食?为了运这些粮食,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如果用牛车运,走陆路,需要多少牛车,如果走水路,用船运,又需要多少船?朱然,你先报一下牛车和船的载重和里程。”

    “喏!”朱然上前报出一串数字,一边说一边在地上写。孙权等人都围了过去,凝神细看,掐指计算。就连孙辅都将烤鱼的事安排给别人,凑了过来,跟一群孩子一起计算。

    黄月英对此没什么兴趣,凑到孙策身边,递给他一条烤鱼。“你这是回家过年都不肯闲着啊,本来挺好玩的一件事,被你搞成算学测试了。”

    “算学测试有什么不好?”孙策接过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