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第十三章:我武神兽(第1/3页)  权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顾桐真不太在乎被柳珽强势围观,但受不袅腿部自带挂件,所以赶紧请他起来,任由跟在后头看热闹。至于一起过来的张永绪c寸步不离跟着的方南等吃瓜群众,围观更是愈发理所当然。

    旌旗鼓乐那些,凭空又变不出来,肯定只能晚上再想办法了,上午要做的,就是抓紧把组织结构弄出来。

    而怎么确定人手配备,首先取决于武器。

    顾桐前两天就是火绳枪训练闹出动静吸引过来的,当然最惦记就是那成建制的热武器,绝对是满怀期待:现代人都有热武器迷恋症,总觉得枪声能带来安全感。但没有亲眼确认,不太好判断这时代火枪的威力,于是跟前指挥官柳珽商量:“可否先看看火枪的试射效果?明了兵器威力,才好根据实际情况编排队伍分工。”

    柳珽见他半点不藏私,也异常配合,赶紧命人拿枪,又差一点亲自上手校射。

    龙虎山的枪兵更是异常敬业,还是亲自对一百五十米(就是传统的百步)左右远处的靶开火。

    第一枪,脱靶。第二下,勉强击中右下角。第三总而言之,尽管枪手很专业c很认真地在打靶,命中率却可以用“随心所欲”来概括,顾桐的心顿时凉了一半。

    更诡异是速度。顾桐的要求是“用最快速度打靶”,却每等将近一分钟,才给你听到下一声枪响,这个发射效率啧啧。

    等手里拿到这竿枪管还烫的宝贝,顾桐的表情慢慢变得很诡异:明显是铸铁卷起来的枪筒,这堂而皇之的竖向接缝也就罢了,椭圆形的枪管内径又是什么鬼?如果最核心的枪管,都不能是正圆形的内膛,还怎么要求子弹的气密性c飞行轨道的稳定性?

    终于明白,为何这时代最高级的枪阵,是追求连绵发射三段击c和追求排枪密度的排队枪毙了,因为只有这样密集攒射,才能保证一定的命中效果。

    沉默许久,顾桐不得不换个思路,尝试邀请一位弓箭手来射同样的靶,瞬间给跪了:一百五十步十发十中,且大约每十秒一发,稳定如山!

    顾桐充满遗憾,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了后世的共识:在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前,枪的效率都是低于弓箭的。但枪存在的意义,是训练比弓箭手容易得多,成军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低。

    此刻,站在顾桐面前的这五百人,既然能被龙虎山称为“选拔出来的精锐道兵”,显然已经有了弓箭的基础,这时候放弃娴熟的弓箭去训练热武器,明显是很没有效率的做法。更何况,子弹成本c额外的后勤运输压力前思后想,顾桐叹一口气,放弃了“咱也玩一个排队枪毙”的诱人想法,还是选用全冷兵器配置。

    这一轮练兵,有明晰的战役假想敌:盘踞武夷山沦为匪徒的前铜矿矿工们。

    顾桐低声自语道:“矿工的纪律会不错,体力也占优,但武器娴熟肯定不如我方,对山区地形的利用也未必有优势。”

    这一罗列要点,可能较优的兵力配备方案就出炉:对方体力纪律都不错,我方应该强调远程优势,弓箭手应该来二百。山路不容易找到开阔地,长枪手可以略少,一百足矣。刀盾手还是应该有一百,但是统一换成方便走山路的小圆盾。最后一百编制就给斥候好了,也让道爷们各种武艺有发挥余地。

    拿定主意,顾桐就先请张永绪和柳珽给建议,列出五个身手好c平时也比较服众的,作为百人队的主管。

    但说到称呼时,顾桐有些为难:按一定组织结构建立军制,就必然牵涉到指挥员的职务称呼。他很不能接受小队中队大队这种脚盆风。柳珽倒是很鸡血地赞成直接采用大明边军阶级,如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指挥使这些个,但张永绪又含蓄指出,最好还是别用这一套,避免产生不好的联想。

    与在场诸人反复讨论,顾桐终于搞定了职位:一伙十人,一哨三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