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混元,乾坤,道佛,修真(第2/3页)  都市点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怕正道联合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自保而已了。”

    这就是门派的眼光。

    茅方本还不当多大的事,但是听张皮皮这么一说,好像还真的挺严重。

    “所以啊,要么赶快找到点将录。将其收归五首,要么再寻一件神兵稳定局势,反正再不能任由事情如此发展了!话说,你们家真的没有点将录吗?”

    酒劲上头的张皮皮醉眼惺忪的盯着茅方问到。

    “就像你所说,若我家真的有,凭借我家老头的身份地位,他还能不承认吗?”

    “那倒也是!”

    张皮皮便也没有再说什么。

    “唉对了,你再给我说说这境界是怎么回事,我们家老头又是什么境界?”

    反正也没有别的事儿,有这么一个门派弟子在,不问白不问,即便自己将来找到老头就退隐,但是当做故事讲给后人,也是挺不错的谈资,况且,这还涉及到自己脸上这块饕餮印。

    “这个简单,按照修为,道家分为七层,佛门分为六层,虽然也没人给定标准,但是行内人自然能分出层次,分别是居士境,有术而无法,道士境,有法而未得,真人境,初窥大道,天师境,术法双修,金仙境与天地同寿,混元天尊境,长生而不老。佛家万法溯根也就是修行佛门六通,六通者,一曰天眼通,可观遥远或未来事,二曰天耳通,可听遥远或未来声,三为他心通,可知他人之所想,四为宿命通,可知他人前后宿命,五曰神足通,可肉身穿越宇宙时空,六曰漏尽通,可断除烦恼,据说六通皆修可成佛而不生不灭,修五通而为仙长生不老。他们划分的也很是简单,初蒙是沙弥,对应居士境,再修为和尚,对应道士境。休习三通者称为罗汉,对应真人境。五通习得可成为菩萨,对应天师境,六通皆修成则功德圆满,可称为佛,对应大罗金仙境。”

    许是这一晚喝的痛快,也说的痛快,张皮皮不等茅方询问,顺带的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话说梁武帝在位时,中国的佛教很兴盛。民间凡有婚礼或丧事,都请和尚去念经。当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和尚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着说了一段奇怪的话:

    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

    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

    “孙儿娶祖母”,你说怪不怪?原来,这位祖母在临终时,她拖着孙儿的手,心里很舍不得。她说:“你们都成家立业,惟独我这个小孙儿,没有人照顾。唉!怎么办呢?”说完便去世。

    她到了地府,阎罗王便判她:“你既然这样宠爱孙儿,还是回去做他的妻子,好照顾他。”于是,祖母便托生来做孙子的太太。

    志公和尚往炕上看看,便说:“猪羊炕上坐”,往菜锅里一看,便说“六亲锅里煮”。原来,从前被人宰的猪呀羊呀,现在都转生回来做人了;以前爱吃猪羊的六亲眷属,现在都托生为动物,反而回来受人烹割,在锅子里还债,又被人吃!

    “女吃母之肉”。在外面,一个女孩子正在吃猪蹄子,吃得津津有味,这只猪原来是她前世的母亲!“子打父皮鼓”是什么意思呢?志公和尚又看看那些奏音乐的,打锣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热闹!有个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驴皮造的,而这驴竟然是他前世的父亲啊!这当儿,“众人来贺喜”,大家都以为这是喜庆之日,但志公和尚只是叹息:“我说真是苦!”其实是人以苦为乐呀!”

    “唉!这些佛门弟子不懂得自然之道,猪是人养的,可不就得给人吃吗?一味的讲究慈悲,真是少了一份洒脱,辜负了这一番美味!”

    张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