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村和大柳树村相距不远, 只是人口少一些, 原本也是一个村子分出来的。
最后一抹天光隐没,村里家家户户亮起昏黄的灯光。
何家在村里算是日子过的较好那一类,又是四世同堂, 村里提起来羡慕的有,嫉妒的有, 也有撇嘴不屑的。之所以何家令村民感官如此复杂, 全因何家的“发家史”不那么好听。
何老汉有一儿一女, 当年穷的叮当响, 但他老妻容貌好,生的女儿也好看,何老汉挑了个县城里开油铺子的老鳏夫做女婿。老女婿都快赶上何老汉的年纪了, 但家底儿殷实, 给了十六两白花花的银子做聘金, 还不算其他聘礼, 又是大红喜轿吹吹打打极为热闹的迎亲,给足了何家面子。
如此来, 儿子何顺娶了妻,置办了好几亩地, 又有县城里姐姐姐夫拉拔,日子过得着实不错。
如今何顺的儿女们也长大了,他一共两儿两女, 得益于自家的风水, 女儿容貌在村里都是拔尖儿的。一早何老汉就有计较, 孙女儿们的亲事都是他亲自把关,寻常人入不得他的眼。
嫁到柳家的,是何家小女儿,何小蓉。
柳家一开始没在何家择亲的范围内。何小蓉年芳十六,身段窈窕,肤色白净,如同出水的芙蓉花,笑容亲切,干活儿又利落。自从何家大姑娘出嫁,家里内外基本都是何小蓉操持,谁见了不夸赞?
但去何家的提亲的还真没有。
倒不是别的,村里都知道何家眼光高,瞧不上一般人。当初何家大姑娘何小芙到了说亲的年纪,好些人家去求娶,虽说村里人,但都家底儿殷实,聘金拿个八两、十两,也不是不行,但何家全都拒绝了。
两年前,何小芙出嫁,嫁的是邻县某个镇上的大户,还是做少奶奶。看着是件好亲事,可实际上是那位少爷得了重病,要冲喜。冲喜可不是什么好事,万一没冲好何小芙的运气就不好,嫁过去的第三天,那少爷就死了。在去年那少爷的忌日,何小芙悄没生息的就吊死了。
不管对外说得再天花烂坠,老百姓又不蠢笨,内里门道哪里看不出来。
何家答应那家求亲,就是看重聘金给的丰厚,足足五十两!
这个天价,在何小芙死后,人们提起来都说是买命钱。
有这种例子在前,便是何小蓉再好,谁家会去自讨没趣?
陈十六这次来小柳树村,为防意外,特地带上何川和神断局一个跑腿搜集消息的伙计。这小伙计人机灵,嘴巴又甜,在村里跑了一圈儿,就把何家的消息摸了个七七八八。
“这何家,卖女儿发家啊。”陈十六咂摸着嘴,片刻后又有些沉默。
实际上,类似的事到处都是,不过是何家更加赤/裸。好比那家世家大族之间的联姻,考虑的也从来不是两家儿女相合,而是两家联姻能从中得到什么利益。
“那他们家怎么跟柳家结亲?”柳家可不符合何家的择婿标准。
“我听说,一开始何家请媒人在县城里寻摸,想把何小蓉嫁到县城里去。他家只要聘金给得足,才不管女婿多大年纪,什么人品,所以这亲事好寻的很。我们那条大街上有个成衣铺,少爷应该知道吧,他家小儿子是个赖疤头,人又是个傻子,都三十多了,一直找不到媳妇。他家大儿媳妇估计不愿养他一辈子,对媒人说愿意拿二十两银子给他娶亲,家里屋子分他两间。
这可和何小芙那事儿不一样,我怀疑那件事儿何家心里清楚着呢,知道过去就是守活寡,甚至可能被逼着陪葬,但他家贪银子,女儿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再说了,两边儿离得远啊,出事儿了只把耳朵一缩,装不知道就行。
听说、我只是听说啊,就何家邻居小子说的,成衣铺那边请了媒婆登门,当天夜里何小蓉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