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独臂大盗(第1/3页)  毒眼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灯问的不错,一个堂堂的国军少校,怎么就成了独臂大盗?还专门替外国佬办事?

    “独臂大盗”只是个绰号,其实这人四肢健全体格颇为发达,身无残疾,头脑也不简单,甚至还会洋文。

    那怎么会给他起这么个绰号?

    这要从此人的出身和干土匪的经历说起。

    此人出身土匪,从小便在土匪窝里长大。他老娘是个川东一带与双枪老太婆齐名的女匪首,绰号单刀施二娘。这女人可不简单,她能和左右开弓弹无虚发的双枪老太婆较上劲,足以证明她施的单刀,在当时确也是数一数二的叫绝。由于川东南北走向均是岭脉,地处大山,向来民风彪悍,土匪多如牛毛。所以龙国传统武术,在这一带很是吃香,身怀绝技的人,往往特别受人尊敬。

    说到土匪,不得不先说说那时候盘踞在川东一带靠山吃山,以打劫为生的土匪,为什么会那么多。

    众所周知,重庆是座典型的山城,但又不同于南方许多依山傍水,四面被围的小平原城市,它直接就坐落在由华蓥山脉、明月山脉、中梁山脉、铜锣山脉等七条巨大的南北走向的起起伏伏的像皱褶一样平行的浅丘岭谷间。整个城市的建筑,就像密密集集,星罗棋布在银河系里的星云,散漫得到处都是。夜间,更是明明淡淡,星星点点,毫无规则可寻。

    如果能从极高之处俯瞰,这些,看起来,就像一条条蚯蚓蜿蜿蜒蜒好恶人心。更恶心的是,这条条蚯蚓还被如利剑般的江流拦腰劈断,造成许多横断的裂口和疤痕。正是这些皱褶、裂口、暗洞、涯缝和险峻的地形,给这些亡命之徒提供了许多得天独厚的庇护藏身之所。加上战争年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大半个龙国又遭沦陷,天府之国成了被地狱围困的未亡之地,人口急剧膨胀,一方水土根本养不起四方逃亡而来的大量灾民。本就地少山多的川东一带,不出现匪盗为患那才叫怪。

    土匪们占山为王,除了经常滋扰善良百姓,相互间,时不时又会发生火并打斗。到了抗战末年,川东平行岭谷带,基本上形成了两股势力较大的土匪团伙。一是以华蓥山为巢的川东北土匪队伍,一是以黔江秀山为窝的川东南土匪队伍。有趣的是,这两支土匪队伍变来变去,到后来竟然都成了女人当家。不过,华蓥山的土匪,抗战结束后,被数支由地下党领导的联合起义队伍改造转化为华蓥山游击队,成了一支威震敌胆,扰乱敌军后方战场,牵制了敌人大批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的革命武装力量。善用双枪,枪法极好的那位女当家,也成了令敌人闻风丧胆名震川东的双枪老太婆。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川东南那位单刀施二娘,凭着只手舞刀只手舞袖的超人技艺,软硬兼施,打遍匪界无敌手。正因为她那把钢刀单手使来,凌厉无俦,能泣鬼神;而她那条水袖则随心所欲,柔软无比,又能缠人到极致。所以她才能成了川东称霸多年的女匪首。

    这女人自从有了个宝贝儿子,野心就更大了,但她的野心绝不是要叫子承母业,她知道小魔国鬼子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跶头了,蒋委员长迟早会下峨眉山摘桃子去的。所以她一面系数将本事传授给儿子,一面频频下山,手提重金,去到重庆,想给儿子找个强有力的靠山,将来在政府或军中谋个一官半职。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被自己宠得不像样的宝贝儿子,在去过几趟重庆之后,叫那里的花花世界,搅得心猿意马,竟然瞒着她偷偷又溜下山去,一做做出了好几桩震惊整个重庆的惊天大案,一时间搅得满城议论纷纷,人人谈匪色变。“独臂大盗”的名号,就此在重庆愈传愈响,差不多都要家喻户晓了。

    这名号是她儿子自己给自己取的,是留在案发现场一张张血腥字柬上写着的四个大字,醒目吓人的四个大字:“独臂大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