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授徒(2)(第2/3页)  舟行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成为身体的本能,然后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实战,渐渐达到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的境界,在这个基础上,随着修为和对于招式的理解只见深入,渐渐的懂得了各种武功招式运用的至理,所谓心随意动,而神明自动,便是这个道理。”

    “比如少林派的掌门方证大师,他修炼易筋经,擅长千手如来掌,一声金刚禅狮子吼,可以震晕武林高手。可以说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高手,但是他一开始也要苦练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等脸上二三十年之后,才开始练名震江湖的什么易筋经、千手如来掌之类的神功,若是没有这几十年的积累,方证大师也不可能出招便能击败敌人。”

    “总而言之,内功越深湛,招式上所含的力道越大,出招的速度也越快。内力既厚,自然耳聪目明五识敏锐。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方能无往而不胜。”

    封舟侃侃而谈,说的都是武功的至理名言,但梁发四人却听得有些傻眼。

    在他们听来,师叔说的每个字都听得懂,每个字组成的词语也明白的,但是一旦连起来组成语句和段落,那就完全不明白了。

    当然也不是不明白,他们仿佛似乎大概可能懂的一点,但心里思索一下,却似乎全然不懂。

    封舟看他们一脸蒙圈的样子,心中微微一笑。

    他给这群小子说他们略懂不懂的武学道理,其实就是打算教授“易筋锻骨篇”。

    这“易筋锻骨篇”是九阴真经的起初的心法,练成后功力等方面均进展迅速。不但有打坐修炼的静功,也有由外而内的动功。

    这有外入内的心法,想比华山派的“混元功”那可是进展迅速之极,封舟当即交给他们一段口诀,然后逐字逐句的讲解给他们听,教他们如法练习。

    忽忽十几日过去,四人人练功勇猛精进。

    这一日,梁发正练习养吾剑法,挥剑之余,用力一抖,“咔嚓”一声,长剑断为两截。

    要知道养吾剑法的剑意取自于《孟子》中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讲究仁德之气,最为中正平和,内力所及,不可能震断长剑。

    梁发怔了怔,又换了一柄利剑,再练养吾剑法,哪知劲力所至,又听到“咔嚓”一声,利剑又断成两截。

    梁发顿时呆在当地,作声不得。

    那边厢梁发也是大叫着奔来,脸上绽放着惊喜自豪的笑容,原来今天岳灵珊偶有不适,便有陆大有往思过崖给令狐冲送饭吃。

    这思过崖地处华山玉女峰的一处危崖之上,从太华堂到思过崖,以陆大有的武功,至少要走半个时辰,哪知道这次身轻如燕,危崖陡坡如履平地,竟然比以前快了两顿饭时间,尤其是下山的时候,全无以往的全心贯注,只觉得轻松如意便下了山,这让他十分惊奇。

    梁发和陆大有正惊异间,又见施戴子和高根明奔跑而来,手里各自提着獐子,原来两人偷闲去打野物,拿着几块石子要打獐子,哪知奔了几步,不知不觉间竟早已追在獐子前面,回过身来,顺手就将獐子抓住,身法之快,出手之准,全然出乎他们自己意料之外。

    “师叔指点我们武功,没想到进境竟如此迅捷,只怕大师哥还没有下崖,我们便已经超过他。”陆大有大笑道。

    “师叔说过,是我们有了根基,内力火候已经到了这个境界,所以才让我们有所进益。”梁发道。

    “是啊,大师哥是我派出类拔萃的人物,师父让他闭关一年,正是让他心无旁鹭,进益更快,要想超过他,谈何容易?”施戴子也道。

    高根明连连点头。

    正在这时,封舟和林平之从旁边走来,见他四人谈笑炎炎,便随口问道:“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