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 胡仙(第1/2页)  大千修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是一间很寻常的房间,屋内陈设颇为简单,一张床,一个衣柜,再加上一个贡台,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贡台上是一个木质的牌位,最上面横向写着“供奉”,牌位的主体则是竖着“胡仙之位”四个大字,在傍边昏黄的灯光照射下,透着几分神秘庄严的色彩。

    前面,则立着一个约摸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对着纸条念念有词。

    “多年来,我吴氏一家承蒙胡仙大人福佑,让我等得以太平,安宁,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只可怜家母于数日前不幸去世,今我吴氏一家已无力供养神灵,还望胡仙大人体谅,另寻良家。”

    言语颇为庄重,但仔细看那年轻人的眉眼,便知对方对这牌位并无多少敬畏之心。

    “请胡仙大人升天!”

    微微躬身,年轻人对着牌位上了一炷香。

    “ok,终于弄完了,爷爷还真是个老封建,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相信这个。”语气透着些许不耐和不以为然。

    此人名为吴炀,是这间瓦房的主人。

    半个多月之前,与他相依为命的老母亲刘玉芬突然去世,他也从千里之外急忙赶了回来。

    没有什么村头恶霸,仗势欺人这样狗血的人物和剧情出现,刘玉芬是死于突发脑出血。

    处理完母亲的丧事,送走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吴炀便准备离开,但却被他爷爷拉到一旁,让他将这胡仙送走。

    说起吴炀家的胡仙牌位,还真有一定传奇色彩。

    吴炀的老爹,在吴炀三岁的时候,就不幸跌落山崖,撒手人寰,剩下吴炀和他母亲相依为命。

    孤儿寡母自然生存不易,揭不开锅那都是往好了说了,恨不得连锅都没有,全靠他爷爷和一帮叔叔大爷救济,勉强度日。

    当吴炀上学之后,情况便更加恶劣,刘玉芬一个女人,干的活比那牲口还重,人也不堪重负,日渐憔悴。

    一日,刘玉芬进山采蘑菇,一连三天都没有回来,第四天,刘玉芬回到了家中,非说自己被大仙所救,要将大仙请进家门供奉。

    家里人拗不过她,便随她去了。反正请保家仙这种事,虽然稀奇,但也不是没有。

    于是从那时起,吴炀家就多了一个贡台,上面供奉的便是这个“胡仙大人”。

    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母亲刘玉突然就成了村里的半仙,专门给人破邪驱煞,看相算命,到了后来,四邻八村,甚至附近其他乡镇的人,都来找刘玉芬,一时间这个破落的家庭竟然变得门庭若市。

    这一段记忆,吴炀有些模糊,不知道他母亲是如何变得远近驰名,但想来应该是给人解决问题,颇为灵验的缘故吧。

    吴炀家的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但他的母亲也是从那个时候,性情大变,整日神秘兮兮,足不出户,也很少与人交流,就算是对吴炀,也显得很生疏,没有了以前的亲切。

    母亲成为半仙,对吴炀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虽然在山村当中,很多人都颇为迷信鬼神之说,但对于半仙,神婆这类人,大家表面上敬重,私下里却都是敬而远之。

    作为半仙之子的吴炀,从小到大,村里的大人和小孩,都不愿意与他接触,就连他的家人,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对他都有些疏远。

    甚至在县城念高中的时候,他都因为这件事,交不到朋友。

    因此,后来他高考完报考志愿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海蓝大学,在国内,没有比这个离家更远的大学了。

    照着爷爷写给他的纸条,将这送神词念完,吴炀拿起贡台的派位,准备做那最后一步——将牌位烧掉。

    他对请神,送神之类其实并不感冒,也许是从小就因为家仙的缘故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