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地点(第1/3页)  重生于火红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祖杰等美帝同意签署协议后,立刻回到了华国。他走出机场,望着京师的方向,不由得有些踌躇满志,华国未来万国汽车展览馆的局面,他已经扭转了一些,但是下一步同样是血战。

    就在他坐上上级派来接他的北京牌小轿车,赶赴大内汇报的同时,周琼也刚刚进入机场,按照导师的要求,她将提前赴美,两人又一次错过,而这一次错过有没有机会再相遇,谁也不知道。

    在大内,孙祖杰详细的汇报了与美帝ac汽车谈判的情况,听到孙祖杰为了发动机技术不惜提前买下了十万台发动机时,一位负责同志摇摇头,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孙祖杰很肯定的说道,“我们绝不会亏,因为这是一台很有发展前途的德制发动机。

    要不是ac穷途末路,把德国人的东西不当自家的,看的不重,我们绝没有可能有机会知道他们是怎么吃透和发展这台发动机的。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就算ac只教给我们一部分,也是值得的。

    如果不是这次机会,我们顶多可以买到一条淘汰的发动机生产线,想吃透没有十几年绝没有可能。

    这就是市场经济,如果谁认为西方会如同建国初期苏俄那样手把手的教我们怎么搞工业建设,那就是痴心妄想。

    不要说是对我们,就算美帝对自己的铁杆盟友也是小心谨慎,他们在倭国身上吃的亏够多了。

    就算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也要买下这些发动机,更何况这些发动机买来我们也会用上,不会浪费,我相信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绝对可以吃的下这些发动机。”

    这位负责同志没有再说话,因为协议美方已经通过,即将在华国正式签约,他现在说什么都太晚了。

    另外他也清楚孙祖杰说的没错,华国从不列第亚买的那条斯贝军用发动机生产线,国家很重视,航空部副部长亲自负责。

    可是几年过去了,华国真正吃透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部分,对于剩下的部分不列第亚也只是松口收大价钱告诉一小部分,其他的只能靠国内自己摸索,什么时候能够利用上那条生产线,那就天晓得了。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孙祖杰花钱太多,太大方,但是孙祖杰能够谈下这些技术转让也算是不错的,得有,失也有,既然已经同意他签约,那再讨论这些已经没有必要了。

    高层都很清楚,国内上上下下想有一辆小汽车坐一坐不再少数,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要是继续管的太严,搞不好真要出什么幺蛾子,过去收的太紧了,现在只能开点口子了。

    一位领导和蔼的说道,“这是华美之间目前最大的经济协议,可喜可贺,这样吧,在大会堂搞一个协议签署仪式,我们都出席,你也联系美方,让他们尽量来一些高层,这样面子好看些。”

    孙祖杰立刻答应了,领导接着问道,“你这条汽车生产线准备放在哪里?国内几个厂子现在争的比较厉害,我们等你回来,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孙祖杰知道麻烦终于来了,当然他也没有想躲,“华投这一次赚的钱很大一块都花在这条汽车生产线上,绝不能白花,我的想法是,不仅仅要吃透这些技术,还要在二十年内推陈出新,设计和生产出一辆能够达到一定水准的汽车。

    红旗搞了几十年也没搞利索,笑话都已经丢到国外去了,我们必须发愤图强,必须把这条轿车线的价值完全发挥出来,所以我认为有必要给国内汽车厂一些压力。”

    看着大佬们或是点头,或是若有所思,孙祖杰紧接着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我是这样想的,华投下面会成立一家汽车公司叫做华夏汽车,以类似合资的方式在国内挑选合作厂,华夏汽车必须占据51以上控股权以保证主导权。

    这一次得到的东西国内的厂子想必也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