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9章 天翼特效(第1/2页)  重生于火红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实上孙祖杰的要求并不奇怪,这段时间欧派电子将大量的技术人员放出去创业同样是这个目的,表面目的是不能什么都做。

    核心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管理层次,让企业更有活力,同时也可以围绕着欧派电子构建一个欧派系,这样有心创业的人也可以得到发展。

    所以他对天翼同样是这个要求,现在美帝这边的投资也赚了不少钱,那么就放弃中低端配件,集中精力做更高档次的东西。

    孙祖杰相信天翼产业园放弃的那些中低端配件还是很有市场的,肯定有不少人感兴趣,卖一个好价钱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华国个人电脑大发展还没有开始。

    赵子冉事实上早就有这个想法,原因很简单,现在个人电脑市场不紧气,配件商的日子当然就更不好过,赚到的利润非常微薄。

    反正这些年产业园的投资也赚回来了,完全可以把这一块卖掉,然后集中精力搞更赚钱的网路和通讯设备,或者在美帝搞东搞西。

    这几年天翼在美帝的投资收益太大了,而且越来越多,以至于赵子冉都有一些迷惑,咱们辛辛苦苦搞实业干什么,做做投资赚钱就够了。

    当然了天翼也不是什么都赚钱,除了火狐网这个赔钱货之外,还有一个赔钱的公司那就是天翼特效公司。

    1984年香格里拉上映,为了增加效果,孙祖杰让一部分人搞起了电影特效。见到效果之后,这部分人就被独立出去,成立了专门的天翼特效。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按照孙祖杰的说法,需要盯着乔布斯,他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这家伙创意太多了,盯着他总没错。

    只是八十年代由于电脑水平一般,加上好莱坞也不是非常相信特效,所以计算机特效的研究没赚到钱不说,还赔了不少。

    那段时间天翼特效主要是凭藉拍摄动画片头,动画短片混混日子,连养活程序员都不够,还需要天翼集团不断贴钱。

    当然了相比于乔布斯的皮克斯,天翼特效的投资要小一些,天翼特效核心的技术专家虽然来自于美帝,但是大部分简单的技术工作被分包给国内,人力成本比较低

    另外天翼特效搞动画设计,还与上沪的美术电影厂合作,成本就更低了,所以报价比较低的天翼特效的合作伙伴除了老朋友华纳以外,也慢慢的与此时走下坡路的迪士尼走到了一起。

    也就是在1991年的五月份,天翼特效成功的与迪士尼建立了合作关係,获得了一部电脑动画长片的生产资格,这让乔布斯的皮克斯工作室十分不爽。

    因为他们也只拿到了一部,而迪士尼本来计划拍摄三部电脑动画长片,结果天翼特效掺合进来之后,两败俱伤,谁都没有拿到好处。

    当时迪斯尼有两个备选方,一个是皮克斯工作室,一个是天翼特效。谈判的时候,乔布斯口气很骄傲,他坚持要票房分成,同时要求拥有双方合作电影及角色的部分所有权,并且与迪士尼一起享有影片的着作权和续集开发权

    而天翼特效则联合了禾氏国际的影视投资基金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他们愿意加入投资,这样可以减少迪斯尼的投资风险,所以当然也要获得一部分北美票房分成,而对于着作权,他们希望获得盗版很严重的大中华区的角色着作权。

    天翼特效的价码明显比皮克斯要低得多,所以迪斯尼渔翁得利,把乔布斯的价码压到了极点,最后乔布斯只获得了一部长片的订单,而且收益只有寥寥无几的10的票房分成,其他什么都得不到。

    而且迪士尼还补充了一个霸王条约,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很少的违约金为代价停掉双方合作的影片,迪士尼有权但没义务配合皮克斯继续製作电影,而且,迪士尼还有权不跟皮克斯一起,用已合作影片的角色製作续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